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哪吒之魔童降世》天尊选择太乙而非申公豹是因为世俗偏见还是什么?
天尊,元始,哪吒《哪吒之魔童降世》天尊选择太乙而非申公豹是因为世俗偏见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提供一个细节,从开篇就明显的表现出,太乙嗜酒如命,灵珠转生的时候也就是那么简简单单的被一壶酒给骗了,所以导致了任务的失败,然后全剧就再也没见他喝过酒了。
这么嗜酒的一个人,酒壶不离身,哪怕赶任务路上连自己的坐骑都要灌上两口,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做错事之后什么也没说,默默的自己就把酒给戒了,之后的剧情里别说喝酒了,连酒壶都不见了。所以说太乙知错改错,有担当。
然后待人,开篇公公二话不说对着混元珠就是砍,而太乙开始还是希望能感化劝告一下的,成见这座大山显然是公公心里的更深。
天劫,拼着三花聚顶修为保下弟子的也是太乙,公公直接就跑了。
再说武力,虽然申公公宣称他天赋高又勤勉,强过太乙太多,但是实际上最后转场打了那么久,分明两个人就是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的。
最后一点心性,申公豹为了金仙可以不择手段,阴谋设计就不说了,最后更是想一举坑杀陈塘关全员保住秘密,似魔而非仙。而太乙虽然细谨不足,形象不佳,习惯不好,但是有底线有原则有担当,在大行上显然是强过申公豹太多的。哪怕明知道灵珠被换成了魔丸,任务失败率,大罗金仙名额没了,最后还是选择了要好好教导哪吒负起责任来。
申公豹虽然说是天尊因为成见而不选他,可是这也就是他的一家之言而已,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毕竟他还说他强过太乙太多呢,结果还不是打了那么久不分胜负。
公豹觉得因为自己是妖,师傅就不重用,自己就不配列入十二金仙,所以他就要做出惊天地大事情,所以陷害了太乙,改了哪吒的命数。
不难看出,申公豹非常在乎十二金仙这个身份,但是对于神仙来说,难道还应该在乎这些俗事的区区身份吗?我觉得肯定不是,十二金仙是道行、是觉悟。而申公豹还是拘束于升官加爵的思维里,思想的出发点不是造福于民而是位列高仙,相比之下他的师兄太乙除了爱喝酒误事毛病外,看不出本心有什么狭隘的地方,先是教导魔丸,不歧视、不畏惧、不放弃李靖夫妇的希望;再是传授三件宝物,甚至把自己的坐骑都送了出去。说他是个狭隘自私的人?我可一点都不觉得。
太乙是一个除一个嗜酒外都有高仙具备的修养,是个值得信赖的好仙。那和有功力水平却急功近利的申公豹相比,最后一个仙位给太乙真人便不足为奇。
而申公豹不反思自己本心的问题,却将错误归咎于师傅歧视自己,师傅歧视不歧视尚未可知,但他自己歧视自己的出身才是真的。
正是觉得自己先天是妖,就把所有问题归到自己妖的身份上。可既然是妖,师傅为什么要收他?既然是妖,师傅为什么又把他当作一个重要的弟子?他都没有想过,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当十二金仙就盲目给自己定下“我是妖,所以才被人歧视。”的借口,忽略掉真正的原因,才是真的认命。
哪吒所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才是真正的反抗。自身是魔丸,却有父母的爱护,师傅的悉心教导,按申公豹所讲,百姓的成见才是真正的大山吧?的确,因为百姓的成见,导致自己也认为自己注定是魔丸,哪吒因此沉沦,但当他真正意识到天命该自己打破的时候,那时候百姓的成见还是大山吗?不是,他内心不再对自己有成见,这时候大山已经荡然无存。
所以在我看来,申公豹是一个“合理”的反派,他的想法足以支撑他完成反派大任,可思想觉悟却并不高,“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道理他根本不懂,也没有教会敖丙,幸好龙太子从哪吒身上学会了,敖丙得到理解,得到了情谊,也得到了救赎。
我相信在申公豹修炼的一生,绝对不缺乏爱,也绝对不缺乏被人理解,而他却让心中的“成见”任其发展直到摒弃所有道德观甚至要屠尽百姓都要守护自己的谎言,成全自己的仙位,是他放弃了他自己。
申公豹,一个可悲的妖,但并不可怜。
人的成见从来不是大山,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成见才是。
这样的申公豹,是成为不了十二金仙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申公豹是截教弟子,通天教主门下;元始天尊玄门,太乙是玄门弟子,虽然他俩是师兄弟,但是对于元始天尊来说,还是捧自己徒弟更重要!
上一篇: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参赛奥斯卡被嘲“这样的故事一上午写出三个”,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