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胎家庭,如何让大宝感觉父母依然爱他?
大宝,妈妈,弟弟二胎家庭,如何让大宝感觉父母依然爱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有了二宝后,爸爸妈妈也不要忽略大宝,在照顾二宝之余也要多多陪伴大宝。为了让大宝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爸爸妈妈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形式,例如讲一些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的家庭的有趣故事,让大宝在故事中明白,爸爸妈妈其实是爱自己的,自己是幸福的。
二、有的父母会担忧,二宝出生后,势必会对大宝的关注减少,如果不对大宝进行补偿,大宝会不会产生什么心理问题。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当大宝不再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时,他也同时拥有了只属于他自己的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情地去探索这个世界。
对大宝来说,重要的不是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愧疚而无条件的顺从自己,用各种行为来补偿自己,而应该是好好陪着自己,爱着自己,和他一起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给予他力量,这样他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三、爸爸妈妈要给予大宝更多的爱和关注,并不是一定要求爸爸妈妈必须做到什么,只要爸爸妈妈能意识到不能因为二宝的到来,而对大宝失去应有的关注,那么便是对大宝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怀二宝之前我家大宝晚上就是跟奶奶睡的,偶尔带大宝睡,所以生了二宝我就不担心大宝一定要跟我睡的问题了
平时也会出去几天,让奶奶单独带大宝几天,每天会跟大宝打电话,告诉妈妈有事,要过几天回家,这样就不会我不在家的时候,大宝很慌乱,他可以适应妈妈不在的生活,也会跟大宝解释为什么不在家,大宝也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家陪他了
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跟大宝玩,还让大宝看我的肚子,有胎动会让大宝摸着我的肚子,告诉他他将会有弟弟或妹妹了
大宝跟我说要我抱她,但是我肚子太大抱不了他,于是蹲下来一直搂着他,他也很高兴
二宝快出生了,已经买好了大宝最爱的玩具,等二宝出生那天,会告诉他是弟弟妹妹送给他的新玩具
最主要是二宝生下来,对大宝更多的关注,多关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两个宝贝,我会多让哥哥参与照顾弟弟或者让他来教弟弟做一些事,他是标杆是榜样,他会有自豪感,觉得自己很重要;平日里不能让老大一味让着老二,有纠纷,要公正的评判,买东西尽量两份,老大先选;老大用过的玩具文具甚至衣服,继续给老二;多多进行全家都参与的活动。
其实,家庭成员要互爱,尤其要让小的知道爱大的。从很多家庭的经验看出,把老二教育好更有助于将来大家庭的和睦。
网络图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胎家庭,父母有同理心,能够给予大宝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就能让大宝感觉到父母依然爱他。
我家大宝和二宝相差六岁,虽然二宝出生之初,大宝也曾感觉到失落,也曾为此落泪,但是在我和老公的通力合作和用心引导下,大宝放下心结,欣然接受弟弟,非常爱护弟弟,哥俩感情特别好。作为过来人,简单说说我的经验。
在二宝的孕育过程中,让大宝一起参与,和大宝一起观察妈妈肚子的变化,随着妈妈孕周的增加,告诉大宝二宝的变化,从小豆芽长到梨子大,再到西瓜大,告诉大宝他以前在妈妈肚子里也是这样一点一点的长大,在二宝胎动时,和大宝一起感受二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活动。
孩子天性都是好奇和善良的,当见证了二宝的成长历程,大宝就会和父母一样期待二宝的出生。
父母真正难的是二宝出生以后如何让大宝觉得父母依然爱他。
二宝出生后,大宝一定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原来集中在他身上的目光和关爱都给了二宝或者变少,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接纳大宝失落孤独甚至失望的情绪,对孩子的种种负面情绪甚至无理哭闹表达认同和理解,在言语上表达理解和关爱。父母做一个简单分工,妈妈带二宝的时候让爸爸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宝身上,二宝睡觉的时候或者安静的时候,妈妈去抱抱大宝,去给大宝一起阅读绘本一起做做手工,建立属于大宝的专属亲子时光,让大宝感受到,即便二宝出生后,父母还是重视和在乎他。
让大宝充分的参与到二宝的养育过程中,让大宝给二宝念个故事唱首儿歌,在给二宝洗澡的时候邀请大宝给二宝捞捞水。让大宝感受到他在这个家庭中是不可缺少的是被需要的,也有利于培养大宝和二宝之间的感情。
在听到别人对大宝说一些玩笑话,比如“你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就不爱你了”时,一定要正面反驳回去,并坚定的告诉大宝,别人说的不对,爸爸妈妈一如既往的爱他,教会他怎么应付别人的这类玩笑话。孩子的心很小,很容易被别人的话误导,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孩子心里筑起铜墙铁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随着二宝一点点长大,大宝二宝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注意护大不护小,懂得维护大宝的自尊。告诉大宝在和二宝相处的过程中,那些行为是严格禁止的,那些行为是会对二宝造成伤害的,那些行为是允许的,正确引导大宝和二宝和平相处。
大宝和二宝年龄不同,身理和心理需求也有所不同,平时多观察,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结合孩子的实际需求,用心去关爱孩子满足孩子,孩子一定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上一篇:“跳绳培训班”都来了!一节课200元,有这必要吗?体育锻炼不能因人而异选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