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的择师之道是怎样的?
温故而知新,为师,连续性孔子的择师之道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的择师之道是怎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善者可为师也就是不论白丁鸿儒,有才者即可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一出生什么都不懂,靠着后天的学习才得到道德与技艺。
社会改良首先在于教育!教育改良首先在于正确确立择师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看出一些道理。“温”有重复意,“温故”即为重识旧闻之意;“故”可以是己所已知(狭义),也可以是世所已存之学问道理(广义);“而”有递进之意,用以明确“温故”与“知新”间之关系,即以“温故”为“知新”之手段、途径。故,“温故而知新”,即为通过重新学习与研讨,发掘出旧闻已知于当下之新意。其意义有微观、宏观两重:
就微观而言,确立了为人师者之标准,即正师之名。苟不能“温故而知新”,仅能传承些许记诵之学,则为师中之匠,即教书匠也。故《礼记·学记》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1]
就宏观而言,则可谓意义重大。《礼记·学记》又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2]可见当时之“师”,乃是一传“道”者。
由此,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之话题,即可转换为必具备“温故而知新”之能力,方才能够胜任传道之工作。而其所以然者,则可由“道”之基本特性中,找见其答案。
盖,所谓“道”者,亦即今天所言之客观规律,其本身具有两重基本属性:
一曰“不易”,即作为最基本之原理,永恒存在,永恒不变。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于此由物质所构成之时空环境中,所谓规律,归根到底不过是物质间之相互作用之方式而已。故而,无论其外在表现形式为何,其内在之基本原理,必定因为无可变而不变。
二曰“变易”,即虽然其内在之基本原理恒存而不变,但是在不同环境背景之下,其表现出之形式,则是随时空而变化,且常变常新。
正因为如此,传道者才须具备“温故而知新”之能力。因为,面对无限之时空,人生实在渺小而有限,且作为某一具体时空环境中之一份子,一个利益攸关方,其人之思维与判断,又必然要受到进一步之局限。故而,只有通过“温故”才能在一个更大之时空背景中,找到那个作为一切阶段性规律之基本原理,恒久不变之大道。唯寻得且明晰此恒久不变之基本原理,人才能于现实中之诸多选项中,选出一条既能够与之相符,又能与当前之时空背景相适应之当下之“道”,也即新的阶段性之规律,也即所谓“知新”。
换言之,只有通过“温故而知新”,才能保证文化传承之连续性,才能保证对“道”之传承的连续性和真实性,才能够保证所传承之“新”,是有根有源,不与文明之本质相抵触,且因此而能够成为未来之良性基础之“新”。
形象言之,即能够使所传续之文明文化,成为一条连续不断之河流。
反之,脱离“温故”之“新”,就有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一条没有源头之半条之河。而此将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就其远景而言,有可能将文明之发展,引向某个既难以维系,又可能导致不可逆之灾难性后果之方向。
第二,就其现实而言,既然不需要寻根索源,那么至少在原则上,人人皆可自为源头,人人皆可据一己之认知,建立一己之理论。然则天下公理何在?或者说作为社会稳定之基础之共同价值认同,将如何构建?苟一社会失去其最基本之共同价值标准,则此社会乃至其中个体之安全保障,又将如何建立?
故而,当此种半条之河肆意横流之际,必将如洪水般摧毁整个社会,乃至其中每一个体之基本安全保障。对此,不仅孔子有所认知,而且随着时代之发展,于其后之先秦思想家们,亦对此有着越来越清晰之认识,比如于《庄子•天道》中,作者即明确指出:
“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
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九变而赏罚可言也。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忤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3]
何谓“先明天”?
天即自然,即不可超越之基本原理,所以“先明天”即为于建立一切概念之时,均须回溯到“天”这个本源上来,然后再逐步推衍形成后续之种种内容。否则,就会“骤而语形名,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
形象言之即为,离开了根本,失去了源头,则人类就会成为迷失于时空中之孤儿——将忘记自己缘何而行至于此,因此也将难以判断未来又应当向何处去。于是,就会像断线之风筝,只能在当前利益之风之吹袭拉扯之下,东游西荡,纵或走向灾难也茫然不知。
反之,则可见正是以“温故而知新”为治学手段,以“温故而知新”为择师标准,才有效地保证了文化之连续性,观念之连续性,进而于社会发展上,呈现出平滑稳健之局面。后世古代中国,两千多年文脉不断,社会昌盛,其根便在于此“温故而知新”五字之上。
故而,作为传道者之“师”,担负着为时代以及身处其中之人寻找文明坐标之责任;承担着为文化乃至文明之传承,疏通疏浚河道,引万川入一流,杜绝半条之河之滋生、蔓延与泛滥之责任。因此,唯“温故而知新”者,能当之。若否,以自立新说为乐,或以闻新弃旧为常,虽然有标新、逐潮、顺流之光鲜,然而,一来于学问道理上,难免有失精纯;二来于文化传承上,必致断脉绝继之祸。此等样人,焉能为师?
另,若取“而”为并列之意,即既能温习旧闻,又能求得新知,则其人可以为学,却未必足以为师。
选自朱东《论语通今》
上一篇:妈妈应该向孩子认错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