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空城计是虚张声势的策略吗?
司马懿,空城计,虚张声势空城计是虚张声势的策略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空城计是虚张声势的策略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首先理解虚张声势此词。并无实力,大造声势。
再了解一下空城计,司马懿帅大批魏军抵达西城,听见平静的琴声,怀疑城内设有埋伏,于是领兵退出。
空城计可说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打的一次没有退路的心理牌。可是他就是有信心,要胜过司马懿。
想想看,兵临城下,前面是万籁俱寂,只听得琴声悠悠,百姓该怎么怎么,聪明的司马懿是什么想法。从这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要智高一筹。他太了解司马懿此人,所以百战不败。
司马懿什么人,韬光养晦数十年,不动声色走到权利顶峰,他的智慧,又怎么会输给一个虚张的人。
诸葛亮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历史没有说,可那样一个人,浑然气魄,风雨欲来而泰山不动,这样的人物古今无二,又怎么会是虚张声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诸葛亮七擒孟获--欲擒故纵; 2瞒天过海 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过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制造令人坚信不疑的假象隐瞒自己真正意图。
; 3空城计 4围魏救赵 诸葛亮叁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危急并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维、廖化直接攻击司马懿大本营,如此不但解决危机还大获全胜。 5抛砖引玉 蜀军六出祁山,蜀魏对垒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以流马骗的魏军粮万石,分散营寨让军队屯兵种田示弱,再虚搭窝棚诱敌,险烧死司马父子叁人於上方谷。
6借尸还魂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使部队安全撤回蜀汉,不得不制造木雕像惊走多疑的司马懿,发挥了借 还魂的效果。 7走为上策 诸葛亮初任刘备军师,曹操趁其羽翼为丰先行戮灭,刘备兵力薄弱,硬碰必定自取灭亡,只能走为上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综合实际情况
1.己方兵力空虚,如果遭遇强攻,诸葛亮定败无疑。
2.司马懿抓住机会乘胜出击,断其后路,胜势已显。
3.司马懿在魏国的政治形式不太好,手握军权除了自己,其余的大部分部都是皇室宗亲或者忠于皇室的亲信,外患一灭,自己变成了内部所有人的眼中钉!
4.诸葛亮自知必败无疑,此时撤退,大军必败无疑,自己回不回的蜀国都是问!
综上所述,诸葛亮用空城计疑兵之策,冒险赌上一把——留下我,你司马懿后半辈子没了对手,魏国会不会狡兔死走狗烹!
而司马懿可能开始可能疑惑了一下,然后思考了一下杀诸葛对自己的好处,再想想杀诸葛亮的后果,最后选择装作有疑兵,放走诸葛亮,养寇自重来保全自己!即是使皇帝要处罚自己,不过皮肉之痛,若是杀了诸葛,自己回去肯定要命死刀下!
空城计即是虚张声势吓唬那些有点聪明但又不够聪明的人,又运用心理学来搞定司马懿这样又能打仗,又会搞政治的真聪明的人,幸好没遇到张飞这样的莽夫做主将,不然诸葛亮可能要被活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虚张声势,而是背后心理活动的准确掌握与利用,换作现代也可以称之为心理战。诸葛亮掌握了司马懿多疑的性格特点,然后巧妙的加以利用,这是我个人能力的一种强有力的展现,当然也存在冒险和赌的成分,但是真正就是一把豪赌,玩的就是掌控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城计是诸葛亮想出来的。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魏书》,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扩展资料:三国时代,有赵云的“空营计”。那是建安二十四年 (219)。在一次战斗中,赵云的兵力都给黄忠带走了,他只有数十轻骑,却与曹军大部队遭遇上了。赵云且战且退,最后退到营垒。有人主张闭门拒守,赵云却没有这样做,反而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赵云有伏兵,急忙退去,赵云命令士兵擂鼓呐喊,又以弓箭从背后射曹军。曹军大为惊骇,自相践踏,死了不少人。这件事在《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有记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