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刚上学,每天让她读二十分钟带拼音的书,她很抵触,看时间读,到点就停,怎么办?
孩子,拼音,家长孩子刚上学,每天让她读二十分钟带拼音的书,她很抵触,看时间读,到点就停,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阅读对孩子的理解和描述能力提高特别重要。主要有几个原因:
1. 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对语音和词汇的掌握水平。通过阅读,尤其是带有拼音的书籍,能够大大提升孩子识字量。我认识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幼儿园就开始有意识地让孩子多阅读,从开始的绘本,到后来带拼音的书籍,最后到正常的文字书籍,几年下来,孩子的识字量大大提升,到现在小学2年级,已经能够独立阅读四大名著。
2. 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在小学二年级,尤其是进入三年级以后,孩子会逐步接触写日记、写作文,这时候,孩子的语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一句话口语怎么说,用文字表达怎么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孩子是否更多地接触过好的文字,从而借鉴对于一个人、一件事如何描写,从哪些方面描写,这时阅读量大,尤其是阅读经典书的量大,就明显显示出优势来。
3. 阅读的选择很重要。通常,孩子会对图画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一是读起来容易,二是有图比较生动形象。所以,对于阅读什么书籍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仔细选择。刚开始时,选择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小书是比较好的选择,比如《精灵鼠小弟》之类。这时主要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然后再逐渐增加在兴趣方向上的大书,比如《夏洛特的网》之类。然后再进行拓展,增加一些历史类、社科类的儿童版经典书籍。这样一步步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4. 陪伴式阅读很必要。很多父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通常是给孩子选择了书籍,然后就要求孩子独立阅读,每天坚持一定阅读量。殊不知在没有培养起阅读兴趣之前,阅读的理解程度是基础。如果不能理解,感受不到所读内容的趣味性,孩子就不会把阅读逐渐转向自主阅读。所以,刚开始是,父母有意识地每天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可以采取一人一段阅读,或者让孩子指着文字,父母读给孩子听的方式,这样也能让孩子把阅读和识字结合起来。
阅读是个不断累积的事情,父母也不必太过急于求成,有一蹴而就的想法,让孩子养成阅读兴趣,再加上每天的累积,就一定能够让孩子在阅读上逐渐有更多乐趣,更大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想以阅读为媒介,增进孩子的知识面;
孩子以阅读为媒介,积攒对父母的怨气、对知识的抗拒;
反抗不了,阳奉阴违总可以了吧?这就是孩子的想法,任务式。而且这种状况下的阅读,那二十分钟完全是负作用:书肯定没看,拼音也没记,倒是对父母的怨气与日俱增。
贪心的家长
看到题主的描述,我感觉题主是贪心的家长。
一个刚上学的孩子,他刚刚学习拼音,距离熟练运用还有一段距离,他也没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没有理解书本内容的能力,这是孩子的实际情况;
而家长的意愿是,每天阅读带拼音的书20分钟,培养习惯、培养理解能力、练习记忆拼音、练习运用拼音...
这就好比一个刚上岗的技术工,老板马上就希望他可以为公司创造巨额利润一般,技术工的心声是:“臣妾办不到啊!”
“贪字得个贫”,长此下去,家长怨天载地,孩子苦不堪言,知识学多少不知道,亲子之间离鸡飞狗跳肯定越来越近。
解决方法:目标细分+单点爆破
如前文所述,家长一次性希望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理解能力、记忆拼音、运用拼音4个能力,孩子想想就会头大,而且也给孩子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度。
目标细分:
抓重中之重,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拼音知识,记忆拼音的能力应该不会太差,那么重点是“运用拼音”,此阶段为拼音的整体拼读。
实行方法:与孩子一起选购她喜欢的书(即便是漫画),内容与前面一点一致的是:带拼音。
从心理上降低孩子对阅读内容的抗拒感,通过实践增强他对自己拼音能力的成就感。
单点爆破:
即集中火力进攻一个点,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在培养孩子运用拼音的能力时,其他内容统统变为次要目标,他能不能理解、理解成什么样不是重点,因为是一起选购的书籍,其内容也相对有把控度,不会出现带歪孩子三观的内容。
心理层面:
孩子一开始对于拼音是不咸不淡的,但他发现在实际生活中能通过拼音得到好处(自己能不依赖父母,独自阅读喜欢的读物了),这份掌握一项新独立技能的喜悦,是触动孩子继续阅读的最大内在动力,比起父母强制要求要有效得多,高效得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已经学习一天了,回到家还不安生,会有抵触心理。
试想一下一个成年人下班回到家也是想放松一下。继续工作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有人逼着你做事,一样会抵触吧?
父母总是怕孩子跟不上,回到家还各种补习的,刚上小学的孩子肯定不愿意这么累的。
久而久之,就会厌学了。那么怎样让孩子即学习了又不抵触呢?
1:寓教于乐,像做游戏一样和孩子一起。边学边玩儿。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家长可以把拼音画成各种卡通的动物或者人物,然后像捉迷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自己也跟着学。
3:小孩都有童心。看到有趣的事肯定会感兴趣。也就不会排斥学习拼音了。
4: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家长不要指责埋怨孩子,这样子会打击他的自信,让他更加不想学习了,要多鼓励。
5:家长有时候要看平淡一点,不要始终认为孩子跟不上,自己焦虑也会影响孩子。
6:每个人的学习起点不一样,节奏不一样,最后都会跟上的。太过急迫的想他学习好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家长在对的孩子不爱学习这一方面,自己还是要多做努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把学习充斥了孩子全部的课余时间,然后只会指责孩子。
建议看一下尹建丽莉老师的《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里面有很多关于学习和如何和孩子相处的例子。
不知道里面的观点你是否能接受,她是以宽松育儿的方式。
上一篇:从无到有,vivo已完成六代屏幕指纹转变,苹果明年入局是否太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