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9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黑龙江两个城市哈尔滨、大庆上榜, 你怎么看?
哈尔滨,城市,黑龙江2019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黑龙江两个城市哈尔滨、大庆上榜,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19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黑龙江两个城市哈尔滨、大庆上榜, 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0一九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和大庆进入百强行到,值得庆贺,在中国经济大背景下,振兴东北已初见成效,但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相比,黑龙江差距是不小的,要迎头赶上,期待明年有更多城市垮入百强城市之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9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黑龙江两个城市哈尔滨、大庆上榜,问: 怎么看?
做为东北人,闻此消息当然激动和自豪了。
东北,做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和最大的产粮地区,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诸多领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和历史科学地位。
曾经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做为东北人也曾经骄傲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北经济发展的脚步似乎放慢了,很多朋友感到困惑迷茫……。
如今,在北京工作期间,听到最多的方言是“东北话”,甚至小区里的邻居里面,东北人也占大多数,尤其是大家一打招呼,互相一问,最多的就是黑龙江人。正如网上说的那样: 在提到“海南三亚市”时,就直接说“黑龙江省三亚市。”曾经有一位北京当地的朋友问我: “ 怎么满大街都是您们东北人?您们干嘛不在家,跑北京来干嘛?东北怎么了?"其实,有时候自己也在问,家乡发展怎么样了?为啥大家都跑出来了?
说一千道一万,只有好的平台才能留住人才。如今,家乡该加快步伐向前发展了,东北需要振兴。
2019年黑龙江省两个城市入围“百强城市”,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东北城市入围百强。
大东北,我的家乡,希望你越来越好。
谢谢悟空邀请!谢谢朋友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庆上榜,实至名归。大庆的强,不是强在经济如何发达、活跃,人均GDP有多高,而是强在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可以说,没有大庆人的这种精神,大庆油田的开发不会这么快,国家的发展不会驶上快车道,大庆会战人一个人干出了两个,三个人的活,使工业的血液满足了当时国家的需求,诚然,今天的大庆,GDP的数字不是那么亮眼,人均收入和发达地区比,更是不值一提,但什么是强?仅仅是唯GDP吗?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和本世纪03年的伊拉克,GDP孰强孰弱?中国人几乎是以孱弱的一国之力打败十六国联军,伊拉克一夜之间被灭,谁是强谁是弱?大庆之所以经济数据不亮眼,有着历史原因和政策制约,如果大庆完全按市场经济,不用说以前的产量,就是按现在的产量,自主支配,进行油化产品深加工,马上就能富比迪拜。另外,大庆是个移民城市,从未有地域歧视,人们的道德感强,文明,正直,乐于助人,试问,这样的城市不强,哪样的城市强?所以说,大庆强市,实至名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作为外省人,个人总的看法是:上榜正常,喜忧参半,遗憾不少。
喜:
最新出炉榜单中,既然哈尔滨、大庆榜上有名,那么在东北整体竞争力日益下沉的今天,自然值得两地居民欣喜。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榜单,请看图1
图中可见,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大庆等东北5市「硕果仅存」,其中哈尔滨位居第40,大庆位居第76,而黑龙江五取其二的表现,有啥不值得自豪的呢?排名表象与2018百市GDP排行类似,唯一的不同:GDP第82位的吉林市此次遗憾落选;
两市概览:
1-哈尔滨:
图2为哈尔滨市情的浓缩版,榜上有名得益于「东北4大城市」综合底蕴的一种延续,因副省级、省会、及东北4中心之一等地位,在中国城市竞争中自然会拥有一席之地,况且去年GDP城市排行第30位、常住人口超千万、面积5.31万平方公里、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1所高校等数据,说明哈尔滨综合底蕴一直不凡;
2-大庆:
图3是大庆的浓缩版,上榜类型与哈尔滨不同,应是依托石油产业单一底蕴的一种延续,大庆虽然290万常住人口的规模貌似普通地级市,但单凭「世界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湖地位,即决定了其在中国城市版图中的一席之地,事实也如此,去年GDP城市排行第88位,虽有产业单一、油价低迷、资源枯竭等短板,但是功能转型一直进行中,且前景看好,如「中俄石油管道为基础的石化炼化比重的提升」、「其它制造业的招商引资」、「新增高新企业的自我发展」等,都是很好的出路。
忧:
忧是对整个东北的担忧,哈尔滨、大庆均地属东北,自然无法独善其身,虽然宏观前景无限,可微观依旧困难重重,个人认为破除东北崛起障碍的关键是人文环境的改善,如:
1-官本位的如何克服?
2-营商环境的如何提升?
3-新的人才机制如何形成?
……
这些与政策倾斜、资源倾斜无关,而是自身人文环境不合时宜顽症多年积累的结果,它们助长了「无关系不办事」「投资不过山海关」「人才只出不进」等风气的蔓延,进而影响力城市活力。
遗憾:
遗憾是对整个中国资源型企业的遗憾,貌似很多资源型城市与名企都有一种嫌疑:赚钱后的再投入,似乎好钢没用在刀刃上!无论黑龙江、辽宁、山西等地都如此……这似乎也是转型慢的主因之一。
上一篇:我的世界大型轰炸机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