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庄子•养生主》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第二句“为恶无近刑”如何理解呢?
庄子,刑罚,为善《庄子•养生主》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第二句“为恶无近刑”如何理解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养生之大义。佛家所谓缘起即缘灭也可佐证。你问第二句如何理解,是因为第一句你理解错了,所以第二句要问怎么理解。努力解释,恐贻笑大方,不当之处,敬请海涵斧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庄子所言“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传统意义上解释是:做好事不会马上受到称赞,做坏事也不会马上受到惩罚,但是做好事的人早晚要被人称赞,做坏事的人终究要受到惩罚,所以人要向善,不要因为不能马上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不做好事,也不要因为不会马上受到惩罚而做坏事。这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活的悖论,人人都向往善与美,但社会的运行中却产生了对立相反的结果,关键是要客观、正确、辩证地看待,坚持为人的底线,坚信善的终极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无涯的‘知’,想全知全能是困难的,停止学习或者逃避困难以是不可取的,对自己善长的不要受名利的干扰,对自己不善长的也不必太较真伤了自己,要考虑自己身体健康、应该善于向别人学习、要有整体的观念。这里的‘恶’指困难,这是个人的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谈一点浅见——
庄子所谓“为善不近名,为恶不近刑”本意是:欲在世俗之中得到身安心宁就要淡泊名利。因为心系功名必累于心,身著贪欲必刑于身。由此看,上文决非专谈善恶,而是旨在身心的安定——所以“为恶不近刑句”似有讹误之嫌,因为理不通故。古人向来以贪欲刑身言重利的危害,故有一句“贪渠刀蜜坐成禽”的警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恶无近刑就是做恶事不定马上受惩罚,但所受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现代人把小河小溪的鱼电光,要找一条野生鱼和泥鳅都没有,又要人们辛苦养殖,希望立法,小河小溪禁止灭绝性捕捉,小河大河也要设休渔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庄子》“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如何解释
这句话见于著名的《养生主》,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庖丁解牛”。这句话的本意其实非常简单,“无”通“勿”,完整翻译如下:做好事不要想着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法律。就这么简单!之所以容易引发世人的误解,无非是因为人们不可想象,如庄子这样的圣哲,居然容许我们作恶! 这就必须回到这篇文章的完整语境中去了。
《养生主》通篇讲养生的方式为顺应自然。天道和人道都是有秩序的,人必须遵守这个秩序才能保全自己。庖丁近二十年都没有更换一把刀具,就是因为他熟知牛身上的所有结构,他的刀能够避开筋腱和骨头,只在筋骨的缝隙中游走,这就是守了秩序。人活于世,同样是这道理,在庄子看来,上下各有一条“筋骨”,一条筋骨是安全的极限:名声,这不难理解的,俗语云“枪打出头鸟”,古谚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是这个道理,也符合道家“无为”的思想;另一条筋骨是安全的下限:刑罚,也可笼统称之为法律。这两条安全线,就是“刑名”,只有在刑名之间游刃有余,才可以保全自己。
联系一下当下,再细细玩味一下这句话。多少名人一夜之间“人设”崩塌,然后是破鼓万人捶,再无翻身机会,早知今日,不若一直做个普通人的;触犯法律而受到法律的制裁,那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人希望自己此生会有牢狱之灾的!
那么,是庄子老先生鼓励我们行小恶,只是不触犯法律即可吗?当然不是,不是鼓励,而是容许。
如果以“性善论”、“性恶论”问老先生,庄子的回答应该会是“人性善恶有之,故教育所以贵也,故道家所以存也!”
老先生知道我们兼有善恶,所以给这善定了“不图名利”这个界限,给这恶定了“不犯法律”的界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循了这个标准,不能说是世界大同,但是,和谐社会不就可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同5000元全新国行iphone11 64g和99新美版无锁xsmax64g选哪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