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运动会到底该不该全员参加?
运动会,全员,小学小学运动会到底该不该全员参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女儿上一年级,第一次全校运动会,班级44人,规定选27人走方队,40人参与体育项目,最后选完方队和运动员,部分小孩重复参与项目,导致其中8名小孩没有项目,也没有方队,注意所有项目没有采取自愿报名,而是选拔,才一年级,没有项目的家长提出质疑,合理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运动会应该全员参加。
小学运动会一般每年才一次,就像春游一样令孩子们期待。
一、小学运动会全员参加,能发现学生特长,挖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某些潜力,促进全体学生竞技水平,锻炼全体学生的毅志力。
二、小学运动会全员参加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三、小学运动会全员参加有利于每个学生展现闪光点和长处,增强学生自信心。
四、小学运动会全员参加有可以活跃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小学运动会除了运动竞技外,还应该增设许多趣味运动,满足全员学生不同选择。
印象中的学生运动会都是特长生的竞技,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永远是运动会的啦啦队和服务员。
所以希望小学运动会能全员参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学校的集体活动原则上应全员参与,运动会更不例外,除非身体等特殊原因可以不参加外,正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应当给与参赛机会。
一、全员参与,机会均等,比较公平,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现。平常在学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一般都是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比较有存在感;内向的孩子由于性格原因往往比较低调,没有勇气展示才华,更需要有运动会等这样的集体活动去锻炼展示自己,增强自信。
二、小学生运动会活动形式应当丰富、趣味,不必太体育化,除了传统的短跑、接力、跳远、跳高等项目外,还可以有拍球、跳绳、拔河、踢毽子、袋鼠跳、二人三足/三人四足跑、定点投篮……这些有游戏性质的项目,这样能确保无体育特长的学生也有能力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很有价值。另外,小学低年级小朋友与高年级小朋友运动能力差距较大,运动项目应该有所不同,做适合年龄的安排。
总之,我认为小学生的运动会玩儿为主,贵在参与,可以激活孩子们的运动细胞,使孩子充满活力,是与学习生活劳逸结合的最佳方式,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参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召开小学运动会,要不要全体同学都参加,这个也很简单。
如果召开的时间短,要求的水平高,类似于锦标赛一样,那就可以找一些特长同学参加,不必要求所有同学都参加。
如果时间比较长,可以照顾到每个同学,让大家都参加,搞一个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不管参加哪一项,都可以上。只要上去就可以得分。当然设计的项目要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比如吹个气球啊,端着乒乓球走一段路啊,技术含量不一定很高,但是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参加,没有身体上的限制。
绝大多数的运动会,总是半数左右的同学参加,参加的人少,观众多,拉拉队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个二胎的全职妈妈,很愿意分享我的亲身经历给你,希望我的亲身经历可以帮到你。
导读:小学运动会到底该不该全员参加?
基本上来说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都会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我们以前的小学也不例外。甚至于现在的幼儿园都每年举办运动会,当然幼儿园时亲子形式的亲子运动会。
那么我们先说一下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意义,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1、给所有学生一个参加运动竞技比赛的免费平台。2、弘扬体育的竞技精神。 3、提高和检验学生的身心素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学校多年来的传统。
运动会因为有竞技运动项目,并不是适合每一位同学参加。譬如:有心脏病、慢性疾病或者被医生告知不适合运动会的同学都不能参加运动会。
那么所以说:小学运动会可以鼓励大家参加,但是不建议强行要求全员参加。毕竟要以人为本,安全才是第一位。我们虽然要弘扬体育运动精神,但是强行要求全员参加,违背部分不得已同学的初衷,最终也不会收获快乐和健康。
以上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希望可以帮到你,欢迎大家转发、收藏、评价.
☞如果想了解更多育儿的知识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谢谢邀请。我想即然是小学生运动会……应该是全员参与。如果小孩子有特殊情况除外!我们小时候最喜欢运动会。如果这一天同学们可高兴了……不应该让少数人群参加比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