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经济第一的广东省,全国前50强城市,为何占了4个城市?
广东,城市,深圳经济第一的广东省,全国前50强城市,为何占了4个城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先来看看上半年全国的GDP情况,全国GDP为45.09万亿,同比增长6.3%。其中广东GDP为5.05万亿,同比增长6.5%,江苏GDP为4.85万亿,同比增长6.5%,山东GDP为4.18万亿,同比增长5.4%。广东当之无愧的成为经济第一大省,领跑全国。
但再细分城市来看看GDP前50的城市:
全国GDP前50强的城市,仅有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四个城市上榜,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广东的区域差距非常大。
上半年广东全省GDP达到50447亿,首超5万亿,成为全国GDP第一,主要是广州市和深圳市两个城市的GDP体量巨大并且增速优异,深圳上半年GDP名义增速达到10.21%,广州上半年GDP名义增速达到10.35%,双双超过10%,而上半年全国的GDP增速6.3%,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GDP增速比全国高出58%以上。
但是我们看一下上面的数据就发现,深圳市和广州市加在一起,上半年GDP为23889万美元,在全省占比47.3%。而这两市的GDP名义增长率很高,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策支持,未来10年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拉动是明显的,如无意外,全省GDP依然会领跑全国。
从省内来看,最高的深圳,半年GDP12133亿元,而最低的云浮市,半年GDP仅为425.5亿元,差距非常大,并且广东省有十个城市半年GDP低于1000亿。在着明显的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这是未来广东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一花香不如百花香,全省都发展起来了,全是老百姓之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也不看看,广东除了广深东佛,其他城市发展差的一批,还不是靠地级市多GDP总量碾压江苏,有什么好神气的?剩余的17个地级市都是三四线城市,再看看人家江苏,只有几个三线城市,没有四线城市,而且各个城市的发展比较均衡,比如常州,徐州,扬州,盐城,这些城市的发展差距都不算太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拥有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只有4个城市进入GDP前50强确实寒酸了些。在此,笔者对此经济现象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瑕不掩瑜,广东进入全国前50强的城市成色十足
笔者汇总了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城市进前50强的基本情况,设想如果把标题改成“全国前二十,广东占四个”或者“全国前四,广东有二”,完全就会出现颠覆性的视觉冲击。因此,我们根据广东部分城市的具体排名来得出相应的结论:1、北上广深,名不虚传;2、佛山、东莞两个地级经济强市,却在与一堆省会城市、计单城市的PK中不落下风,排在佛山前两位的分别是经济大省浙江的计划单列市——宁波和人口大省河南的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排在东莞前两位的分别是经济大省山东、去年合并了地级市莱芜的济南和号称北上海的南通。在此,个人认为,就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而言,南通与东莞有着较大差距;3、得益于深圳经济的溢出效应和一批大项目的落户,惠州的发展后劲也在逐步显现,前三季度惠州在城市中排名52位,且与前面的襄阳、金华差距微乎其微。假以时日,惠州必然会为广东增加一个GDP前50强的名额。4、珠海、中山两个小强受制于人口和面积,在经济总量上很难与那些人口500万以上、区域面积超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竞争,但是也走出了一条小而强、小而精、小而富的发展道路,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这两个城市在全国是排在前列的。
不惟GDP论,广东城市经济质量上的表现优于总量表现
财税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和效益质量的最客观最真实的指标。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时,不能仅看GDP,而是要把综合分析各类数据,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
上表是2018年度全国主要城市“同口径”地方财税实力(广东各城市(除深圳)均要上划省级相当部分的税收,因此这个“同口径”指的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划省级数据),可以让各个城市在同一口径、同一标准下公平竞争。通过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财政进入全国前50强的城市,广东增加了惠州、珠海、中山,总数达到了7个,远远优于其在GDP 上的表现,也与广东的经济实力更加匹配了!
注:其他经济大省进入财政50强城市情况分别为:江苏6个、山东4个、浙江6个。
我们再来看上表列出了2018年各地级市增值税完成情况。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可以说是与GDP高度相关的一项指标。通过此项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广东城市的表现还是相当优异的。东莞、佛山一如既往的惊艳,惠州、中山、珠海、江门等城市也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在前列。和财税一样,广东城市的表现依然大大好于其在GDP 上的表现。
任重道远,广东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不可否认,广东珠三角与非珠的发展之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之前很多回答中都做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表达相似的观点。未来的发展,广东拥有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利好,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参与“一带一路”海上丝绸建设、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等等。这些政策的集成作用下,必将助力珠三角发展内涵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必将带动非珠地区的发展。相信几年以后,珠三与非珠的巨大发展落差也就全面缩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广东除了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是亲妈生的,齐别的都是后妈生的。
上一篇:买房买涨不买跌,到底如何买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