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经济第一的广东省,全国前50强城市,为何占了4个城市?
广东,城市,深圳经济第一的广东省,全国前50强城市,为何占了4个城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在吸引世界500强方面,广州深圳也比江苏这些50强要强得多。
山东就更不用说了,50强入选8个,但是名字响当当的有几个?一个都没有。
越往内走就更不行了,河南2个,郑州和洛阳,但是经济知名度几乎没有。
我倒是觉得广东的模式挺好,超大城市,聚集效应更强,而且都是高端产业,比江苏山东以工厂为主的经济更有魅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想这4个城市应该指的是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吧。又说回来前50强能够有4个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4个还是太少了。
广东省一共有21个市,其中9个位于珠江三角洲,12个位于其他地区。
广东虽然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但是经济分布极为不均衡。以上4个城市的GDP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了2/3。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另外几个城市,包括惠州、珠海、中山等等,这个比重大超过80%。
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把全省80%的GDP都拿走了,其他城市还玩什么呢?全省GDP2000亿元以下的城市还有一大堆,1000亿以下的还有两三个。在其他经济大省是没有的。
广东省21个城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中山、东莞6个城市,其余15个地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有14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6个城市和惠州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即使是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江门和肇庆这两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那其他非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三位的是梅州、汕头和河源,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总结一点,是广东省内经济发展分布极度不均衡,但是广东省在经济发展中只有龙头,没有形成骨干。因此广东省没有形成一批骨干城市,而浙江、江苏都有。这个是最重要原因,还有一点原因。
广东省地市划分过多,面积太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个原因,广东省的地市一分再分,数量较以前增加了很多。1+1效应是>2还是<2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讨论。但他有一个结果确实很明显的,就是形成不了拳头。对于发达地区来说还好,城市人口不多,但人均水平高,所以总量还是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的。但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方来说,这就要命。本来本地人口、资源就不多,总量很难做大,还有一部分要被珠三角吸走。
来广东一再划分地级市的目标是“多生孩子,多好打架”。但是生下来的孩子营养不够,体格不够强壮。这就使得广东的城市出现了断档。GDP1万亿到2万亿的城市没有,4000亿到8000亿的城市也极其少。有龙头没有骨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内部差异很大,两极分化严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地理原因,还有一个是政策原因。
从历史方面来看,广东在历史上最发达的一块区,其实就是广州湾地区。广州很早就确立了行政中心地位。南岳王墓表明了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广州就已经是岭南地区的行政中心。南北朝的时候,广州就已经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到了唐代的时候,广州城内的外国商人数量极多,甚至于还发生过胡商的叛乱。广州的千年商都地位,使得它的发展水准远远高于周边地区。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采矿业的发展,佛山成为了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被称为天下四聚之一。
香港的开发是比较晚的。一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香港都是一个小渔村。英国人占据香港之后并没有大力经营。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据点。当时西方来华货物最主要的中转港口,不是香港,也不是广州,而是上海。香港在整个近代的发展其实不是特别好,其整体水准要远逊于上海。但是解放以后,香港凭借着特殊的历史身份,成为了中国当时主要的对外交流通道,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加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产业升级,向外进行产业转移。香港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亚洲四小龙。
香港虽然现在并不归属广东管辖,但是香港的繁荣是其后深圳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圳经济的最早起步就是通过引入香港资本开展加工制造而起家的。深圳能够在5个经济特区当中拔得头筹,香港的贡献非常大。
潮汕地区在近代以前并不发达。在近代以后凭借着海外侨商的原因,在当地兴办了一些近代化的工厂。相对于除广州和佛山以外的广东地区来说,其实是比较发达的。
从历史上看,广东在近代以后比较发达的地区,其实也就是广州和佛山再加上分出去的香港,还有就是凭借着侨商资源,有了初步发展的潮汕地区。
第2个是地理原因。摊开地图不难发现,广东地区除了广州湾沿岸珠三角平原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丘陵地貌。这实际上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潮汕地区的侨商资源虽然丰富,但在解放以后并没有能够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自然地理原因的限制。
这样的地理结果就导致广东的经济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州湾沿岸地区。形成了高度不均的分布局面。
第3个是政策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政策因素被导向经济特区。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和珠海都迅速发展起来。珠海虽然人口不多,导致其经济总量相对较低,但是人均GDP水准很高。汕头和深圳与珠海相比,没有办法直接与港澳相邻,发展相对弱势。
另外一个原因是广东在发展过程当中,在珠三角沿岸采用了小地级市的发展模式。其原本的想法应该是给予这些地区更高的行政管理权,以促进经济发展。如果从辖地面积上来看的话,深圳,东莞,佛山,中山和珠海的辖地面积都很小。中山和珠海如果合并的话,其实比很多中西部的地级市辖地还要小,但经济总量应该就可以进入前50了。
那么怎么看待这样一种结果呢?
应该说目前的这样一种经济布局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人为的采用行政手段来进行资源的非正常分配,其实会造成对发达地区的严重伤害,而在落后地区的过度资源投入有可能也会损害当地的经济发展。
上一篇:买房买涨不买跌,到底如何买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