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神项羽三万兵力能打赢彭城之战,十万兵力为何打不赢垓下之战?
项羽,刘邦,之战战神项羽三万兵力能打赢彭城之战,十万兵力为何打不赢垓下之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邦占据彭城,项羽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在此时他兵行险着,采取了正确的战术,没有集结起在齐国平叛的部队,留下诸将攻齐,自己带领三万精骑回救彭城,先击破樊哙等军,又绕一个圈子跑到防御他退兵的汉联军侧背进攻,汉军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乱作一团,项羽早晨接战中午便大破汉军,在彭城近郊斩杀十余万人,联军作鸟兽散。刘邦几乎是只身逃离战场,连老婆和父亲都让被俘虏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垓下之战,从兵力统计约为韩信三十万,刘邦本部不少于十万,加上其他诸侯军总兵力比彭城只多不少,项羽有十万楚军。这一次,是刘项先长期对峙交战后的延续,刘邦、项羽对峙广武涧,双方连续作战太久,都有点厌战,约定议和,项羽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刘、项约定以鸿沟为界,刘邦据西面,项羽据东面。而当项羽释放了刘邦家人时,在张良陈平的强烈坚持下,刘邦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转眼就撕毁了和约,领军追杀楚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楚军止步反杀,再一次打败汉军,韩信加紧进攻齐国夺取齐地,项羽派出龙且带二十兵救齐,全军覆没。在分封赐爵的承诺下,刘邦集团完成了大合兵,诸侯与韩信彭越英布也如约前来围攻项羽。
彭城之战两军统帅指挥官是刘邦项羽,而垓下则是韩信对上项羽,彭城之战项羽有心算无心,垓下之战轮到韩信有心算无心。韩信吸取彭城教训,为免联军太多指令不明造成混乱,韩信将各诸侯军分散于外围,以自身齐军为主力与项羽决战,组织起迂回包抄,中军反击的战术。项羽虽有十万军队,但粮草明显不足,军队已是连续作战的疲惫之师,对上新加入的韩彭生力军,精神斗志大不相同,此时,天下已被刘邦一方收取大半,项羽没有盟友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此形势下,大败已是不可避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搞懂彭城之战,垓下之战项羽的选择,就要先搞懂军事家项羽。
项羽这位进攻型的战术大师,绝对算得上是闪电战的鼻祖。项羽擅长集中精锐的骑兵,快速从敌军正面突破,迫使敌军溃败。
然而,项羽的闪电战术,是必须要有大量精锐骑兵作为快速的突击力量才能实施的。所以项羽的一生,可谓成也骑兵,败也骑兵。
《史记》:“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虞姬代表了项羽的爱情,乌骓代表了项羽的事业。在司马迁眼里,虞姬和乌骓对项羽的重要性是并列的。
项羽的辉煌、败亡,都与骑兵,与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说起项羽,我们就习惯性的想到这样的景象:
雄壮无比的项羽,骑着一匹神骏绝伦的黑马,带着成千上万的勇猛骑士们冲锋陷阵。他们的勇猛无畏,留下了名传千古的战神传说。这匹马,就是乌骓马。
乌骓马见证了项羽打天下的整个过程:出江东,在巨鹿冲击王离兵团时,乌骓马后面是8000江东精骑。在彭城冲击刘邦大军时,乌骓马后面是3万精骑。在垓下突围时,乌骓马后面是狼狈的800骑。乌骓马在乌江搭船回江东时,项羽走向了生命的终结点。
项羽的作战史,攻坚有很多不顺利的时候。但是项羽在野战中,从来都是犀利无比,所向披靡的。项羽之所以能野战无敌,靠的就是骑兵的速度与冲击力。
项羽在兵家前辈的基础上,创出独特的闪电战术。
项羽的“闪电战”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孙子兵法》的影响和启发。
“闪电战术”的要义有二:
一,快速性,突然性。
即在敌军不防备的时候,迅速的发起作战,在敌人反应过来以前打败敌人。
二,集中使用精锐兵力。
打铁还得自身硬。消灭敌人,就得比敌人的战斗力更强。
所以,在保证快速性、突然性的同时,集中大量的精锐兵力击败并消灭敌人。
所以“闪电战术”的必须具备两个硬件:
一,有高明战术的统帅。
二,规模足够大的机动的精锐部队。
兵圣孙子的“闪电战术”,依赖的就是孙子本人高明的战术素养,以及孙子本人训练的3万精锐之师。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是宿敌。兵圣孙子在吴国做统帅时,主持了讨伐越国的战争。吴王阖闾担心越国兵力太多,孙子就开发出了“闪电战术”。趁越国冷不防时,孙子集中吴国兵力,快速的冲到越国,在越国兵力没有集中起来以前,各个击破越军。
《孙子兵法》:“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敌虽众,可使无斗。”
打败越国后,孙子又指挥3万吴军,“闪击”了楚国。楚军猝不及防之下,还来不及集中兵力,20万楚军就已经被全部击败。
项羽天赋异禀,自小在叔父的悉心教导下熟读兵书。对孙子兵法的精妙之处,是领悟很透彻的。
项羽的闪电战术,就两个字:快、猛。在敌人反应过来以前,用迅猛的进攻一口一口的吃掉敌人。
项羽的首次封神之战~~巨鹿之战,就是“闪电战术”的应用。
战术方面:
当时,秦军的章邯20万兵力兵团,已经把各国义军挨个虐了一遍,战力强大。王离带的长城兵团也有20万兵力,实力比章邯更强。王离兵团到达战场后,不论是各路义军还是秦军,都以为秦军的胜利是必然的。
实事求是的说,宋义驻军不前是正确的。各国义军摄于秦军的强大,都不敢进攻秦军。按照常理,楚军只有5万,即使冲上去,连给秦军塞牙缝都不够。
项羽以过人的胆识,主动出击秦军,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谁都想象不到,项羽敢以5万人,进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40万秦军。项羽一刻也不停的渡过黄河,立即发动了进攻。
这样一来,项羽战术上的快速性,突然性就有了。
兵力方面:
项羽此时拿的出手的精骑,只有江东带出来的8000人,即“八千子弟兵”。这8000精锐,是项羽和叔叔项梁苦心经营而来的。作战经验丰富,训练、装备都是一流的。但是8000精锐再能打,也打不赢40万人。
项羽在兵力不足的问题上,发挥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
项羽过河时,派人告诉将士们:连日暴雨,后方军粮运不过来,储存的军粮马上就吃完了。要活命只能打败秦军,抢粮吃。楚军将士们为了活命,同意与秦军搏命夺粮。
然后,项羽就“破釜沉舟”,带着一心死战的楚军渡过黄河。
拼命的人是可怕的,人人决死一战的5万楚军。此时从战力上来说,已经是不逊色于正规军的5万精锐了。
项羽没有同时打章邯和王离两部,只选择了王离的20万人下手。20万相对于40万,难度就减少了一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