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上幼儿园妈妈送就哭该怎样做?
孩子,幼儿园,妈妈孩子上幼儿园妈妈送就哭该怎样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上幼儿园妈妈送就哭该怎样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比如,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不想去,每天都哭,我就问她: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她说:去了幼儿园,白天就看不到妈妈了。所以我给她读了绘本<魔法亲亲>,然后,每天送她去幼儿园之前都会在她手心亲一下--也就是魔法亲亲,告诉她想妈妈的时候就把手放在脸上,就像妈妈在亲她一样,这样过来几天她就不哭了。你也可以试试哦。
另外,还有一些绘本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下:
<我爱幼儿园>
<我好担心>
<爱上幼儿园>
<小魔怪要上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宝宝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总是陪伴身边的亲人,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周围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难免会伤心难过,建议妈妈:
1)表现出积极态度
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与宝宝的告别应该简短亲切,专家认为,如果父母们犹豫或延长他们的告别时间,孩子们将更难分开(但是一定不能偷偷溜走,否则你的孩子可能失去对你的信任)。把你的孩子交给老师,微笑着搂一搂他,精神勃勃地走出门。就算你感到伤感,也不要说:“我想你。”当然,你的孩子在哭,走出教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会帮助你的孩子很快平静下来。如果你的孩子很难安顿下来,你可以征得老师同意,下午早一点来接,或第二天早上在教室多呆一会儿。
2)为宝宝建立安全感
因为分离能触发被抛弃的感觉,因此在送宝宝去幼儿园的第一个月,你应该尽可能保持孩子的生活有规律。家庭应避免旅游,不要换新保姆。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讲清楚你将去哪儿,什么时候会回来接他,你可以说:“你和老师、小朋友呆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去上班,你吃完晚饭我就来接你。记住,妈妈和爸爸一定来接你。”你可以考虑留下一些东西,如一条围巾或一块手绢给孩子,作为你将会来接他的一个具体的提示。许多幼儿园让孩子带一个最喜爱的玩具或毛毯。
3)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时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妈妈要培养宝宝独立进餐,用杯子喝水,自己洗手,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的能力。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4)让宝宝用语言表达愿望
宝宝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宝宝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叠音字。
5)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因此,家长应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难环境的人。平时有空家长也可有意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帮助宝宝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童年龄小,接触外界生活有限,对父母的依恋感强,初到陌生环境,更会产生恐惧与排斥感。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孩子熟悉环境,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初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要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美好的地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太深有感触了,本身就一直在做幼儿教育,每天都在和幼儿园打交道,九月上旬,是宝宝们入幼儿园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园内园外都是非常的热闹,甚至于从暑假开始就有妈妈焦虑宝宝入园不适应怎么办?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孩子入园,解答你最头疼的问题
一、你最揪心的:分离焦虑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分离焦虑从哪儿来?
你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吗?把你一个人扔在一个极其陌生的环境里,你不知道饿了到哪儿去找吃的,上厕所和睡觉的模式和之前的经历完全不一样,你不知道身边的人对你是不是友好……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的感觉可能比这假设的情境还要糟糕。所以,分离焦虑,一方面来自孩子不确定能在新环境中掌控好自己,也就是不确定自己的吃喝拉撒能够像家里一样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来自情感层面的失落——我信任和亲近的人都不在这里,他们是不喜欢我了,还是不要我了。
父母要做的:
1.确定孩子的“自我掌控感”
经多位幼儿园老师反复验证的一条“真理”是——那些在家里自理能力强、父母包办比较少的孩子适应幼儿园更快,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掌控感更强。所以,缓解分离焦虑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孩子在幼儿园对吃喝拉撒的掌控,确定孩子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上一篇:孩子不会写作文开头,家长怎么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