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最近一直在收稻谷,稻谷水分控制在多少出售或者储存合适?
稻谷,水分,水稻最近一直在收稻谷,稻谷水分控制在多少出售或者储存合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左右,早籼稻水分14%左右,中、晚籼稻14.5%左右;早、中粳稻15%左右,晚粳稻16%左右。
10℃左右,早籼稻水分15%左右,中、晚籼稻15.5%左右;早、中粳稻16%左右,晚粳稻17%左右。
5℃左右,早籼稻水分16%以下,中、晚籼稻16.5%左右;早、中粳稻17%以下,晚粳稻18%以下。
二、稻谷储存时对水分控制有什么特点?
稻谷在储存期间保持微弱的呼吸作用,同时呼吸产生的热量和产物不能在种子堆中积累,这样才可以保证长期的安全储存。种子的呼吸强度和水分、温度有密切关系,如水分大,温度高,呼吸作用就显著增强,甚至引起发热霉变。
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内外颖。稻谷籽粒具有的这种特点能够对易于变质的胚乳部分进行保护,对虫、霉、湿、热有一定的抵御作用,使得稻谷相对于一般的成品粮易于储存。稻谷一般没有明显的后熟期。稻谷一般在收获时就已经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如收割时遭遇连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晾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容易发黄。生芽和发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易发热、生霉、发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稻谷人仓后积热难散,在1- 2周内粮堆表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常出现此种现象。由于稻谷发芽所需的水分较低,因此在粮堆发热未及时发现与处理时,有可能出现稻谷发芽,发过芽的稻谷,其部分营养成分已被分解,贮藏稳定性也大为降低,即使经干燥处理,也不宜再进行储存。
易黄变。稻谷除在收获期遇阴雨天气,未能及时干燥,使粮堆发热产生黄变外,储存期间也会发生黄变,这主要与储存时的温度和水分有关。粮温越高,水分越大,储存时间越长,黄变就越严重。稻谷含水量越高,发热次数越多,黄粒越高,黄变也越严重。在一些地区稻谷成熟时,有时会遇到连阴雨天,农民又多忙于收割,但收割的稻谷不能及时脱粒、干操,以致稻谷也会发生严重的黄变。
由此可见,稻谷储存前的水分控制特别的重要,如果水分太多,会很容易使稻谷发霉、发芽、生虫、变黄等等,故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稻谷水分控制。
大家好,我是土生土长的三农基层工作者,立志做一道本土和外界的桥梁,分享本土好技能,传播头条新知识。支持我,请关注我,一起为勤劳善良的农民朋友助力,谢谢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80后农村小伙,来谈一谈,稻谷的水分,在多少出售与储存合适。
非常巧合的是我昨天才卖了水稻,我是全屯第一份卖2019年水稻的,我在白城地区,种的水稻品种是绥粳18,卖的是青粮,价格在1.4元一斤。
出售水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青粮,一种是干粮,但是干粮分送粮库,还是卖加工厂。
青粮:
顾名思义,就是还青着的水稻,没有被霜打过,已经上成了,但是稻谷没干,水份大,需要晾晒。
青粮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是早熟品种,稻谷要黄,地里要干净,几乎就没有杂草。
今年我的地里就有稗草,看了五份,才有一个勉强相中的,都是因为有稗草。为什么不能有稗草?因为稗草的草籽重,收割机吹不出去,还有稗草的颈,收割机也吹不出去,粮食都是它们倆,磨米不好磨。
水稻卖青粮,我们都想水越多越好,可是粮贩子不要,只有达到30个水以下,粮贩子才开始给价,像今年25到30个水的1.3元一斤,25个水以下的1.4元一斤,后期超过25个水的水稻干脆不要了。
水稻卖青粮,控制在23个水就正好,如果想卖青粮,我建议打一遍促早熟,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干粮:
稻谷干粮,加工厂看的是出米率,水大点没事,但必须出米,那么多少个水出米那?16个左右的水,高了加工厂磨费劲,低了磨不住米。
要想进粮库,必须在15个水以下,15个以下即可不必非得13个水,送粮库15个以下和13个,一个价,水多点,稻谷才能多卖点。
如果要自己储存,就必须在13个水以下,这样就可以过夏了,不会发霉变烂。
根据不同的需求,控制稻谷的水分,这样才能让我们农民,始终占据有利的位置。
我是田俊超白,喜欢请关注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一直在收稻谷,稻谷水分控制在多少出售或者存储合适?
目前正值中秋节,2019年的新产早籼稻收购已经进入尾声,今年因为产量下降,部分地区的新稻品质也因为持续降雨而下降,使得今年早稻的收购价格较为坚挺,但收购进度相对较慢。新早稻价格从刚上市的湿稻谷70-80元/百斤,逐渐在各级储备收购带动下稳步上涨至折合标准水分的120元/百斤以上。
在新稻谷收获期间,水分的高低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几年也出现了是卖湿稻谷合适、还是卖干稻谷合适的议论。对于早籼稻,因为商品率比较高,这几年很多产区的农民已经习惯了在地头卖湿粮,对于贸易商或粮库等,也因为有了烘干塔,也使得新稻谷收购更加方便。
基于此,出于便利,农民在新稻谷收获后直接出售,水分多少、卖价多少,需要根据收购标准进行折算,再考虑到烘干的成本,有行业内人士测算,认为控制在25个水分左右,是最合适的。当然,农民也可以选择卖干粮,水分在14左右,扣价扣量比较少。
而对于储藏来说,考虑到气候特征、储存条件等,国标是把稻谷的水分标准定在12左右的,这也是粮食收购、存储的标准水分,根据此定价,也能保证在储存过程中降低坏粮的风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