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
乾隆,清朝,中国为什么有人说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过,这在乾隆看来都是小玩意罢了,哪里比得了大清朝的神兵利器刀枪弓箭,还有乾隆自以为先进的火绳枪。
奉行沽名钓誉主义的乾隆虽然在礼仪上多有不满,倒也没有小气。乾隆为了展示央央天朝上国的富裕与大气,大肆赏赐了使团众多的礼品,从使团正副史到仆人、役从皆有赏赐。特别是赐给英王的礼品,不但多,而且都是中国出产的精品。只不过,乾隆拒绝了英王关于通商贸易的所有请求,关闭了中西方交流的途径。
马戛尔尼返回后,在向英国议会提交的报告中说:“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他还说:“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军事工业,军事实力相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马戛尔尼之语,未免夸张,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清朝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以及其他西方诸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乾隆的妄自尊大,导致清朝失去了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武器的机会,也让清朝失去了提前训练新军的机会,导致清朝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诸国。如果乾隆能够开明思想,跟马戛尔尼使团多做交流的话,鸦片战争应该就不会发生了。即使还是发生了,清军也不会输得那么惨。
所以,有人说清朝非亡于慈禧,而是亡于乾隆,是有道理的。也正因为乾隆,在社会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导致了清朝的全面落后。清朝的落后,又导致了之后的百年屈辱。由此说乾隆是到目前为止的“千古第一罪人”,也不能说不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正史上,康熙愤怒地呵斥道:“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在影视剧中,康熙余怒未息,大声呵责明珠:“实乃大清国第一罪人”!
题目说“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其实,这个逻辑是套用康熙的说法。平心而论,不管是康熙或者是楼主,作出这样武断的评价,都是十分不客观的。
在乾隆朝的后期,因为他骄枉自大、极端自私,在其身上,已经看不到一丁点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感,浑身弥漫的是今宵有酒今宵醉的狂浪心态。这一点,从乾隆四十五年至六十年推行的议罪银制度,就是很好的注脚。
下面,重点陈述关于议罪银的那些事。
第一,设立议罪银的原因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四月,和珅被任命总管内务府大臣。当时,内务府尚有余银170万两,然而架不住和珅的贪墨和皇室的挥霍。终于,在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内务府首次财务赤字13万。于是,和珅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宛转地汇报给了乾隆。
乾隆听了十分上火,为什么呢?因为乾隆正在筹划第五次南巡,依据康熙南巡的惯例,南巡费用是不能从国库走帐的,只能由官商资助或者皇帝的内库出资。乾隆当时已经南巡了四次,官商资助这一块,朝中传出了风言风语。乾隆是个好面子的人,再怎么也不好意思大张旗鼓地那样干了。现今,和珅为内务府的财务报急,而自己又金口玉言地许下第五次南巡的诺言,乾隆一时为难了。
幸好他有个贴心的下属和珅,和珅是做足了功课前来汇报的。他建议乾隆:节流是行不通的,那样会委屈了皇帝和后宫。而开源是十分有必要的,就从那些犯事的官员事上扒银子,这么做既不伤害老百姓,又能够充盈内库。
乾隆听了频频点头,然后君臣两人就亲密无间地开始起草关于议罪银的相关制度。
第二,议罪银制度
议罪银又称“自行认罪银”、“自请认罚银”,是对犯罪的(一般罪行不大)高级官员准许其缴纳高额罚银赎罪(或减罪)的制度。
关于收取议罪银,乾隆对外的理由冠冕唐皇,他的大意是:朝中督巡一级的高官,这样的人才不好培养,不能因为犯一点小过就罢免和入刑,容易伤了朝廷的元气。朕本着以宽为怀,让其罚银赎罪,所罚银两,用于建造地方上的公用工程。
“即或议缴罚项,皆留为地方工程公用。”
然而依据《密记档》上的记载,在现存的六十八件议罪银案中,奉旨结交户部或地方工程备用的议罪银件数不及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余的都入缴内库。
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大臣尹壮图反对议罪银制度。
他上疏曰:“请停督抚等罚银之例,将罚项改为记大过若干次,如才具平常者或即罢斥,或量予京职,毋许再膺外任。”
一年以后,这个不懂君心的耿直人被乾隆劝退了。
第三,议罪银的弹性很大
议罪银制度因为成立的动机不光明正大,所以就没有可依据的具体标准和条款,总之一句话:模糊政策。
模糊状态1,没有明确的罚没数额
因为犯事的官员级别高,大多是督抚那一类的,档次摆在那。交少了肯定不行,那变成打发叫花子,上纲上线地说,叫“轻辱皇上”。所以,议罪银的起步价是一万两以上,当然,也有缴纳几十万两的。
史载:乾隆五十八年五月,以“溺职”罪被内务府议处革任的全德通过缴银十万两换来乾隆降旨从宽留任。次年八月,全德又自行议罪,奏请于两淮盐政任内收受商人“供应银”十九万二千两,情愿加一倍缴出,共交银三十八万四千两,分限五年完交。
看看!议罪银挺前卫的,连分期付款的方式都用上了。
模糊状态2,议罪银不仅有赎罪的功能,还有预防受罚的功能
比如:河南巡抚何裕城有一次在看朱批奏折的时候,“啪”!一滴墨水沾污在上面。朱批奏折是要上缴存档的,他吓坏了,“惶惶不可终日”呀。后经师爷的提醒,才想起有议罪银这个好政策。于是,他自请议罪,罚银三万两。
这个手笔有点大,闹得乾隆同志也不好意思收。一个偏要缴,一个不肯收,推来推去,乾隆半推半就地收了一万两,算是意思意思。
模糊状态3,能不能缴银赎罪,得看人
举个例子哈:前内务府总管西宁,因为替皇帝做生意时“办理不善,商人拖欠甚多”,又加上他和乾隆的关系处得不好,一怒之下,乾隆要砍他的头。
他万分着急,幸好有一个说得上话的朋友和珅。和珅劝乾隆说:“您如果杀了他,一颗臭人头换不来钱,如果您留下他,他愿意缴纳八万两银子的罚没款”。乾隆依据既得利益的原则,允许西宁拿钱买命。而八万两的罚款,正好把西宁家刮得精光。
第四,议罪银制度的弊端
弊端1: “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罚银,必将转嫁在百姓的身上,加大了他们搜括地皮的强度,受害的仍然是平民,激化了阶级矛盾。
弊端2: 摧毁了整个廉政体系。官员因为腐败而受罚,缴完罚款后再继续腐败,并且有制度来保护贪腐行为,可谓是有恃无恐地进行贪腐。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上一篇:为什么要提倡使用生物活性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