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秋节起源于唐朝,月饼源自明朝,中秋赏月为什么还要吃月饼,有什么典故?
月饼,中秋节,中秋中秋节起源于唐朝,月饼源自明朝,中秋赏月为什么还要吃月饼,有什么典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月饼就像天上的那轮圆月一样,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甜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农历每季每月的十五,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日居于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作“仲秋”,“仲”即居中的意思,而八月十五日即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为“中秋节”或“仲秋节”。这时,因为月色倍明于常时,所以又称为“月夕”。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百姓也就有了中秋祭月、拜月、赏月习俗。据史料记载,在唐代,祭拜月神后,还要赏月吃团圆饼,饮桂花酒,使八月十五成为了一个互相祝福、喜庆团圆的日子。
月饼在很早以前叫小饼或甜饼,开始是祭奉月神的供品之一。到了唐朝在京城长安有了专制月饼的辅子,宋代就兴旺起来了。北宋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那时的小饼与现在的酥皮月饼很相似。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杭州时正值中秋,一些学士奉献甜饼给乾隆品尝。乾隆一边赏月一边吃饼,连声说:”好月,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中秋做月饼吃月饼在全国兴起。月饼也做的大了,供月时有如同大吃盘大小一般。据说,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算是一个巨型月饼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历来被人们所重视,被视为是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在中秋,自古就有很多习俗,至今也在流传,像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等等。
既然大家都很喜欢中秋节,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中秋的二三事。
中秋佳节,各地等有很多不同的过节方式。
有趣的中秋习俗
比如说祭月。祭月这种习俗在许多地区都有,源于上古时期对天象的崇拜,具体的就是在中秋夜晚,放好供桌,桌上放着葡萄、苹果、枣子等水果,当然还要摆上最重要的月饼。再将“月神”的牌位放在供桌上,进行祭拜,希望月神保佑自己与家人身体健康、阖家团圆。
《礼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古代的帝王更加的看重中秋节日,在一年之中,他们至少要在春天的早晨祭拜太阳,在秋天的晚上祭拜月亮。
中秋之意,正是秋天刚过大半,但是这一天的十五月亮确实最圆的,古代的帝王们都将“秋半月圆”这个节日视为大吉之日,必定要大肆庆祝一番。
在钱塘江附近的地区还有中秋观潮的习俗。
八月十五前后,正是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时期,又适逢中秋佳节,所以八月十五观潮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这项活动可谓是历史悠久,从汉魏时期就开始流行了,一直传承到了今天,如今的我们依旧能够在八月十五前后看到钱塘江上人来人往,无数的群众在这里竞相观潮。
“乞月照月”也是中秋时节的一个习俗,但是如今好像没有几个地区还这样过中秋了。
有一段时间,人们觉得月亮里住着的早已经不是那个美丽动人的嫦娥仙子,而是掌管姻缘的月下老人,也就是俗称的月老。
所以在八月十五这一天,青年男女就会在月下焚香,请求月老赐一段美好的姻缘,这就是乞月。
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也随着这个节日的单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更多的人开始在这种吉庆的日子里寻求心理上的最大安慰,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人生的最佳伴侣。
而照月是指一些婚后一直没有生育的妇女,为了求子,就会在中秋夜晚,离开家中,在月光下行走,沐浴月色。
除了乞月和照月,还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叫做“走月”。
清人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清人顾禄之《清嘉录˙走月亮》云:
“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月色的行走也成为了古代人们最大的乐事,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所有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好彩头,她们或是结伴而行,或是盛装出行,在很大程度上都希望自己能够有幸福、安稳的生活。
中秋节的重头菜——月饼
中秋节起源于唐朝,一般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又称“拜月节”、“女儿节”、“追月节”。在我国,多个民族内都有此节,并非是汉族独有的节日,有些地区,也会将八月十六作为中秋节。既然是过中秋节,那么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好吃的月饼了。
那月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据野史所记载,月饼起源于元朝,还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点关系。元朝时期,百姓们受统治者压迫非常严重,迫于无奈纷纷起义,反抗残暴的元朝统治者。
在乱世之中悍然崛起的朱元璋也是起义军中的一员,但当时元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不断派士兵严查,起义军之间传递消息也就变得十分困难。
为了躲避元兵的搜查,足智多谋的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妙计,将写有“八月十五起义”的情报“八月十五杀鞑子”藏在饼子之中,朱元璋通过这种方式让各地的起义军取得了联系,成功将起义的消息传递到了其他地区的起义军手中,大家也就都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诛杀鞑子的消息。
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夜里,各地的起义军纷纷行动起来,反抗元王朝统治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这场起义也被称为“月饼起义”。
后来朱元璋攻入元大都,建立了明朝。
正值八月十五,朱元璋在宫阙中的秋夜想起了这段经历,就把当年用来传递情报的饼子称作“月饼”,赏给众位大臣,与他们一起回忆当初的经历,这件事情之后,后来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