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紫禁城,故宫,皇帝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故宫博物院匾额——李石曾书
10月10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开始,李石曾手书的“故宫博物院”匾额也被挂在了神武门上方。这场典礼十分宏大,自执政段祺瑞到军、警、教、等各行各界都有代表参加,而临近北京的各省督办也被邀请参加典礼,整个场面十分壮观,自此紫禁城完成了由封闭的皇宫向开放的博物院的转变。
文史君说
故宫博物院的建立不仅仅是将皇宫改造成为人人皆可往的公立博物院,其背后隐藏的政治文化含义更是较为深远。紫禁城在帝制时代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紫禁城由封闭的帝王家变为开放的公立博物院,其地位的转变也象征着最高权力的转移:皇帝不再是中国的最高领袖,紫禁城自然也不再是中国的最高权力中枢。
借用罗志田先生的一本书的名称,即权势已经发生了转移。共和、平等等话语已经逐渐成为了国家的主流话语,民众参观故宫的时候便会在脑海中浮现之前皇帝存在时刻的故事,现实与历史、权力与平等、开放与封闭在紫禁城内相互交融。直到现在,每当一部清宫戏热播的时刻,故宫也都会迎来新一拨的游览高潮,去年的《延禧攻略》播出后延禧宫被“踏破门庭”的状况便是如此,所以故宫由皇宫到博物馆的转变,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件大事。
参考文献:
1. 姜舜源:《从皇宫到博物院--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北京档案》2015年第11期。
2. 章宏伟:《紫禁城:从皇宫到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故宫是中国明清时代的皇家宫殿,在那时候被称之为紫禁城,故宫是后来才叫的。这座城是中国古代宫廷的建筑精华,占地面积达到了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15万平方米,整座城里面大大小小的宫殿有七十多座,毫不夸张的说光房屋就上千间。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到现在为止保存的也是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成为了国家的5A级景区,更是被列为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也是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去过故宫的朋友们都知道,里面大到无法想象,怎么走都走不到终点,甚至很多伙伴去过很多次也没能走遍故宫的每个角落。如果真的不是花费一番心思的去走遍故宫每个角落,或许你只能是看到表面的景象而已。
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等到永乐元年,燕京北平是皇帝的龙兴之地,后来又把北平府改为了顺天府,开始迁动人民充实北京,很多人都被强行迁到这里。1406年,开始兴建北京皇宫,就光开采名贵的木材,石料,然后再运到北京,这其中的准备工作就持续了将近11年之久。为了这些木材,建筑材料,很多人都丢了性命,很多劳工为此付出了很多,无论是严寒酷暑,寒冬腊月,他们都在不停的工作,寻找建筑所用的材料、打磨。
1409年又在北京的昌平区修建长陵,当时明成祖迁都受到大家的反对,但是还是义无反顾,下定决心迁都到北京。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就建成了,明成祖正式下召迁都,北京顺天府为京师。
在这种大动作的建筑下,故宫中的每一株草木都有着意义,非常能够体现我国的文化历史。其中最开始命名的是紫禁城,这个名字很有考究,据说故宫的结构是模仿天宫的构造,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周围还环绕着二十八宿。紫禁城的紫代表的是紫垣正中,北极星正处于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有着无比高的尊严,严谨侵扰,所以叫做紫禁城。这座城还有着儒家理念,也代表着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
紫禁城可以说在后期也经历很多的磨难,在这围城里面经历很多朝代的皇帝,也经历了很多的斗争,权利,改革,见证一次又一次的转折。不仅如此,紫禁城还失过大火,等到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在撤退之时又把紫禁城焚毁,很多建筑都被毁了。后来清军进入北京之后,将紫禁城接管,开始进行修复,连续修复了将近14年之久,将中路的建筑基本修复。
到了民国之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逐出了紫禁城。之后在1925年10月10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也就是在这之后紫禁城改为故宫。因为故宫日渐破败,到了1949年的时候,很多的宫殿都倒塌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故宫不光是时代的标志,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借鉴史料等资料,总结前人经验总结出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明永乐四年到十八年(1406-1420年),开始建造故宫,在明清时代的时候皇宫就是故宫,原来叫做“紫禁城”,现在叫故宫,历史上有24个明清两代皇帝在此执政。故宫是皇家宫殿,红墙黄瓦,气势磅礴。
之所以称为紫禁城的缘由:
一种说法就是认为这与古代的时候“紫气东来”这个典故有关系,传说中老子要出函谷关,就有一股紫气从东边而来,被守关的人看到,过了不久老子骑着青牛回来了,守关的人就知道这是个圣人,守关人就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为这样,紫气就被认为具有祥瑞的含义,代表着圣贤、帝王和宝物的出现。从这以后,古代人们就把祥瑞之气称作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就叫做紫海,将神仙称为“紫皇”,把京城郊外的小路叫做紫陌。
紫气东来,象征着吉祥,由此可以看出紫禁城的紫大有来头,然后皇帝居住的地方,又岂是寻常老百姓可以去的,而且防备森严,所以就叫做紫禁城。
一种说法是紫禁城的来历和传说有关,皇帝自命为是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宫是天帝住的地方,那也就是天子住的地方。我国古代的皇帝都常常认为自己是道家仙人,古代道家把仙人的住所叫做紫府、紫请、紫台、紫阁,所以皇帝也把自己的住所称为紫台、紫阁。古代天子做的马车都是紫色的盖子,皇帝乘坐的马车又叫做紫轪。车上面是紫色,戴的帽子是紫色,城池也是紫色的,紫禁城由此而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