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既然提倡有教无类,为什么还注重等级地位呢?
孔子,有教无类,等级孔子既然提倡有教无类,为什么还注重等级地位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却又注重等级地位,这当然是有其原因的,而且也并不矛盾。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 551年 ,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儒家的首代宗师,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删定《诗》、《书》、《礼》、《乐》、《易》和《春秋》,他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意,不要过度压迫人民;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酷吏。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又主张“有教无类”,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从而开创了教育不分对象,不分贵族和平民的新局面,打破了贵族对于教育的垄断,并亲自实践,极大推动了社会进步。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他正确而超前地作做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孔子在思想方面鹤立鸡群,有如此先进的论断,那他又为何注重等级地位呢?
我想,大概有这几个原因:
其一,受时代限制。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他的思想必然受限于那个时代。等级森严的政治环境,孔子即使有心去打破,也无力去实施,孔子本事再大,思想再先进,权力不在其手,如果过份离开当时的舆论环境,手握大权的官吏随时可以处罚直至处死孔子,这些,超常聪明的孔子不可能看不到。于是,孔子也就只能打打擦边球。
其二,受自己思想限制,孔子自己提倡君臣父子,男尊女卑。在当时那个大环境之下,孔子为了生存,其思想基本还是为统治阶级着想,为君王所用。没有君王首肯与支持,孔子任何思想都无法传播。
其三,人无完人,人都是自私的,孔子心里应该是尊崇等级地位观念的,作为一个人,孔子无时无刻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与礼遇。时至今日,又有几个人没有等级观念?
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和提倡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并不矛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讲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使平民百姓拥有了和达官贵人一样受教育的机会,说明他人格是高尚的;他的弟子中有七十二位不凡人物,可见是个伟大的导师;他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思想很具有先进性,才使我们得以传承。使儒家优秀文化思想弘扬光大。得到国外人士的推崇。但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以上等级阶级为主体,在当时的背景下还是会有阶级等级划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孔子注重等级地位,请拿出证据来。空口无凭,不能服人。我学生只知道,克己復礼,天下归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也是孔子的追求。孔子主张恢复的不是周文王之王道,而是虞夏之王道。他不是说:雍也可使南面吗?他赞同伯夷,叔齐指责武王伐纣: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虞,夏之治,有王,有长之分,并不是人与人之间要分等级,地位。堯让天下于许由,就证明人与人之间没有等级地位之分。因为许由乃一般平民,躲在箕山深处于颖水洗耳朵,被一个放牛的老头可指责,你为什么不去更远的地方,让要你当九州长的话都听不到?如果有等级,地位之分,堯让天下也轮不着许由啊?所以说,孔子没有主张人要分级,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教无类思想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从贵族垄断官学到知识分子传播私学,教育的平民化直接促成了文化的繁荣,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不分贵贱,不论贤愚,有求学之志、明理之心,束修数条便可受教孔门。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他追求的本来就是一种等级分明、顺畅有序、和谐共生的极致状态。孔子要培养的“士”可以看作储备干部,进可为官,退而为民,可以不设门槛。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义务教育普及了,阶级没有了,但等级依然存在,比如红领、白领、蓝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不见得你读完书就能找到合适的岗。
你让焊接工去做设计师的岗,合适吗?分工合作是必须的,搁现在依旧合适。下班你和老板称兄道弟开玩笑随意,工作时间你试试?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就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妈妈一个人在家能做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