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受骗的很多都是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学生为什么现在受骗的很多都是大学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大学,作为链接社会与学校的一个桥梁,大学是学生跨入社会前的一个缓和期,很多大学生不远走出校园历练,依旧过着高中三点一线的生活,离开校园,是真正的生活残废,所以当骗子来临,一副花言巧语的嘴脸,难免使他们沦陷。2、 现代很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宠儿,家里给的生活费也比较多,这也是成为骗子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3、 骗子抓住大学生的同情心,贪婪心得特点。也许很多桥段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但当真的出现在我们的当代大学生面前,往往他们措手不及,也许一个假装流离,没有钱吃饭住宿的少年或者少女开口向你借钱,一番诉苦哀求后,有多少个大学生会放下戒心;当有人给你说什么什么挣钱的时候,看着别人找来的托给你讲述他赚钱是多么多么容易,正赶上你手头拮据,又有多少人会沦陷,这种特别容易出现的是网络诈骗。4、 现在的学校不断扩招,一个老师或辅导员所管理学生几百上千,他们又真的能认识所有同学吗,更别说时时来教你生存的技能,防骗的手段,即使一学期一年,讲那么一堂大课教导学生防骗知识,又有几个人能听进去?5、 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差,很多大学生被骗后,很多时候金额不是太大的,甚至有的金额较大的都只是默默自认倒霉,没有去报警,没有想过要用法律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导致许多骗子日益猖獗,出现流窜作案,在一个城市同一所大学行骗多次才换地方。并不是只有大学生才会受骗,但是作为即将进入这个残酷社会的大学生,似乎大学就像一个试练场,久经社会风沙的人,遇到这群初出茅庐的小子,下起手来便是那么“得心应手”了。社会不断传出很多大学生的冷漠,无情,但又有谁想过,是什么在改变这群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在一个个骗局后,原本再一尘不染,也已是饱经创伤了,社会的风气如此,那么这群即将步入社会的人们,为了生存,如何还能保持本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暑期的即将结束,大学生假期借贷被骗又成了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我们不妨先来总结一下,每逢假期,总会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外出打工被骗进传销组织,总会有一部分因为网上借贷被骗而出事情,如今这类事件却格外突出,为什么大学生被骗数据逐年上升,以前传销多数受骗的是中老年人,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QQ等社交软件、自媒体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涉传销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涉案资金转移的迅速性。导致受骗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法分子也不笨,都知道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一定的知识累积,学生也没有经济基础。可为什么不法分子还是会盯上大学生 ,让现在不少的大学生上当受骗?
大学生刚出身社会,想要成功的心很重。很多大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但却觉得处处有阻力而无法施展或者不知道如何施展,梦想很美好可现实很残酷。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是以金钱作为标准,而非自身在行业 领域的成功或领先。社会物质化,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经济建设步伐,更多的人追求物质享受,而物质的基础就是金钱。以金钱为衡量标准,更衍生出“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导致如今大学生出身社会或在校时以挣快钱和挣大钱为目标。而传销组织就是以来钱快为最大诱惑让如今大学生遗忘初心,误入歧途。
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原因
一、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走进学校,进入大学后吃住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大多数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一些同学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高,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
在大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一些来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同学的同学、老乡的老乡、朋友的朋友之类的人。然而,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许多学生又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而且有些学生常常把他人来访看做是自己的一种荣耀,这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三、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据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热情奔放,性格直率,经历的事情很少,没有处事经验,防范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人被骗后方知后悔莫及。
四、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难免求人相助。在校大学生涉世不深,有时为了办事而轻率交友行事,不分青红皂白,弄不好就要被骗。据了解,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一般为:急于求成,爱慕虚荣而无戒备之心;想经商助学而缺乏资金和经验;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又没有门路;不经过自己劳动而想摇身一变为富翁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上当受骗的诱发心理因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社会闭塞效应
虽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比以往越来越多,但校园还是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而且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校教育往往被简化为唯书本知识至上的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许多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较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尤其缺乏防范心理。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某高校接到的17起大学生诈骗类报案中,罪犯冒充在校大学生身份的案件竟然占有10件,采取都是在路上拦住学生的手段,编造各种理由直接向学生索取钱财,学生对骗子的谎言深信不疑,甚至根本不会对对方身份产生怀疑,便自愿处分自己的财物。
2、网络接触积极分子
网络、电信诈骗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主要诈骗手段,而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自然中招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据江阴市公安局统计,2016年1月份以来,该市共285名在校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被骗总金额116万余元,受害人平均年龄18岁。兼职刷单、网游、网络购物、盗用社交软件冒充熟人成江阴市在校生最易上当的四大骗局,发案数高达75%。
上一篇:投资1万元能做什么生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