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商鞅变法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商鞅死得值不值?
秦国,商鞅,他的商鞅变法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商鞅死得值不值?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奖励耕织。 凡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使粮食和布帛超过一般产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不安心务农而从事工商业或游手好闲而贫穷的,全家罚做官奴。 商鞅还招徕韩、赵、魏的无地农民到秦国垦荒,给他们土地和住宅,免除三世的劳役:不要他们当兵,让他们安心务农,为秦国生产粮食。这是商鞅有名的“因末作而利本事”的政策。
商鞅在法律上作了奖励耕织的具体规定,比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前进了一步。用免除本人劳役作为奖励办法,原是战国初期的法家所开创的,魏国就曾用此法来考选武卒,现在在秦国推行开来了,直到秦汉时代,这种奖励办法还是沿用着的。 人民在封建政权的压迫剥削下,被征发到远地作无偿劳动,是非常痛苦的,而且会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 用免除征发到远地作无偿劳动,来奖励农民努力搞好农业生产,确能对人民起一些鼓励作用,对发展社会生产是有利的。
四、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规定一户有两个儿子以上的,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各自独立门户,不能过依赖生活,否则要出双倍的赋税。
五、焚烧诗书,重视法令。禁止“私门”的请托,鼓励为“公家”服务。
商鞅变法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改革,给秦国奴隶主贵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贵族们祖传的高官厚爵,富贵荣华,世袭特权,象遭到一次台风袭击,一下子都刮走了。但是,他们不甘心自己的灭亡,疯狂进行反抗。 秦孝公的儿子蠃驷有两个老师,都是国王的贵戚,一个叫公子虔,一个叫公孙贾,是守旧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串连了上千人, 反对新法, 诽谤商鞅。 商鞅为了贯彻变法令,坚决按法律办事,给公子虔判处劓刑一一割鼻子,给公孙贾处以黥刑一一脸上刺字。 同时在渭水河畔镇压了七百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并把一批旧贵族流放到边远地区。 商鞅就这样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坚决镇压旧贵族的反抗,表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生气勃勃的斗争精神,使新兴封建国家的法令能够较顺利地得以推行。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秦爵十六级,相当于相兼将军)。公元前350年, 秦把国都从栎阳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县)。同时,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是:
一,推行县制。 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规划,共设四十一县。每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
二,废井田,开阡陌。商鞅下令开裂井田的“封疆阡陌”。所谓“封疆”,就是指各级贵族所占有的井田界限,这些界限是用土堆、沟地、树木等连结而成的。 所谓“阡陌”,就是井田中间与灌溉渠道相应的纵横道路。 商鞅变法破坏了井田的“阡陌封疆”,就是进一步破坏了井田制,从此井田制在秦国从法律上被正式废除了。
在废井田、开阡陌的同时,还规定奖励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抽税,这对于发展地主经济是有利的。
三,统一度量衡。商鞅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其标准尺,约合今0.23尺,标准量器1升约合今0.2公升。现存世的“商鞅方升”,就是当时颁布的一件标准量器。
四,制定秦律。按照李悝的《法经》 ,制定秦国的法律,并把它公布,要全国遵守。
商鞅两次变法,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据历史记载,秦国在推行新法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总之,商鞅变法使封建制在秦国得到了发展和巩固,成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比较彻底、全面而成功的一次变法。经过商鞅变法后,贫穷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当时各诸侯国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斗争并没有结束。 那些旧贵族时刻在伺机反扑。 赵良曾去劝说商鞅, 要他放弃新法和职位, 隐居起来, 让已失去地位的旧贵族重新掌权,但为商鞅拒绝了。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继承王位,即秦惠文王。这时,八年闭门不出的公子虔, 立刻破门而出,乘机进行报复。 他们使出弄虚作假、颠倒黑白的卑劣手段, 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在贵族们的多方煽动下,以谋反的罪名派军队去商邑逮捕商鞅。 商鞅一听到这个消息, 就带着他手下的人和老母亲逃跑,一直逃到关下,想要找个客舍住宿,客舍的主人却不敢收留。他们说:“商君订下的法律,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要受连坐的罪。”因而找不到住宿的地方。 接着,商鞅企图越过国境流亡到魏国去, 但因商鞅过去曾大破魏军, 魏国边境的守将襄庇不接受他。 于是他只得再回到商。 商鞅在自己的封地商邑率领徒属和邑兵抵抗前来逮捕的军队,但由于兵力薄弱而失败。 秦惠文王在彤(今陕西华县西南)的地方,用“五马分尸”的酷刑,残酷地杀害了商鞅和他全家。
商君虽死, 秦法未败。 由于商鞅的变法在秦国推行了21年,已深入人心,连妇女和儿童都能“言商君之法” ,新法已经不可动摇了。
商鞅个人虽然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变法的各项措施仍在秦国继续实行着,对当时历史的发展起了进步的作用。商鞅不愧为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也是史学上比较著名的变法。
首先,商鞅变法的成功被当代史学界承认,也是高中历史中学生必须的课程,而且在高中选修中,有很详细的介绍。它在历史上,也被各朝各代想要变法的精英们视为榜样以及学习的内容。
其次,商鞅变法直接推动了秦国的富强,也为后来秦国能统一奠定了基础。在商鞅变法前,秦国被晋国稳稳的压制在河西,两国之间虽有多次战争,但秦国胜少负多。即便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将整个秦国压着打,秦国无力抵抗,东出成为老秦人最大的理想。秦国弱到六国会盟,而唯独没有秦国。
古代战争比的就是人口数量和军队战斗力。
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为秦国锻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使秦国才能越战越强。
无论是什么变法,都会伤害到既得利益集团,更不用说商鞅变法了。美国禁枪不成,也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太大的缘故。而商鞅在秦孝公嬴渠梁的强力支持下,在全国上下全力推行变法,虽然让秦国富强,但严重损害了秦国旧贵族势力,而新贵族权力集团也不喜欢商鞅,即使他们知道商鞅变法的好处。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当时的秦国,上到贵族,下到普通老百姓,没有一个人喜欢商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