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永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吗?
孩子,自己的,情绪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永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们的家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哭闹,父母在指责,孩子摔门,把自己藏在自己的空间里,父母踹门试图扭转孩子的任性,一声高过一声的情绪传递让彼此都精疲力尽。但这样的循环并不会因为谁的胜利而停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家成了战场,即便没有硝烟,也失去了亲密和信任。解决长此以往的困扰,需要我们家长从自身做出改变,学会关照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全家人一起在管理情绪的道路上共同努力。
一、关照自己的情绪
1、想清楚,为什么会发火?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一顶嘴,我就忍不住想发火。”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孩子的行为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和想法?你对这件事情持有怎样的态度?要知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往往人们的情绪反应并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我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如果你认为孩子是在向你的权威家长形象挑战,你可能就会忍不住想要控制。如果你认为孩子是有了自己的想法,急于表达自己,没有管理好情绪或不懂得管理情绪的方法,你也许就会忽略情绪带给你的冲击而转念思考帮助孩子的措施。这就好比不同的人对半杯水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信念决定我们将持有怎样的情绪状态。关照自己的情绪从关注自己的信念开始。
2、想清楚,带什么回家
我们需要留心自己每天带着怎样的一副面孔回到家,不如留心一下,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TA,你是否也喜欢。
相信非常有名的“踢猫效应”大家一定听说过,坏情绪在家庭中的无意传递导致一家人鸡飞狗跳的生活状态恶性循环,就像一个诡异的魔咒,似乎也控制着我们很多的家庭,为什么不打开门窗,让清新的空气自由流动。方法很简单,家庭中的每个人从管理好自己回家的面孔开始,把外面的愤怒、委屈、不顺都挡在门外,回到家,需要的是放松和爱。如果你觉得开始有点难可以尝试在回家请坐在小区的椅子上嚼一块口香糖,停好车后停一会收音机,让情绪平静一下,再将有爱的自己带回家,带到你最爱的人身边。当然这一定不是要求我们压抑自己,你依旧可以选择与家人分享你的愤怒、委屈和不顺,不同的是平静之后的自己表达的是感受不是情绪,你会更能从事件中看清问题,你的家人也更能理解和支持你的感受,并从你处理情绪的做法中受益。一举多得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试试。
3、适时地放空自己
思想家帕拉玛罕撒·尤伽南达曾在《内在和平》这本书中写道:“沉浸,是我们接纳所有生命体验的一种理想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经过冥想。”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平静的内心,解除压力和紧张干的束缚。冥想时,我们需要彻底的也现实世界脱离,找到只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用很长,20分钟左右即可。关掉手机、电脑,与外界保持一个距离,让自己全身心的在当下,感受当下,这不仅能帮助我们自己获得力量,同时将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家庭中开展,也会帮助我们建立更有生命力的家庭系统,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从中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并能在其中获得平静的力量和快乐。
二、理解孩子的情绪
我们需要认识到孩子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情绪波动性大,同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还存在情绪心境化和情绪不易察觉的特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奇怪这个孩子怎么才说了几句就怒了,事实上孩子可能早已出现了情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这样做:
1、学会倾听:花时间、花心思去听,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只需要全身心的倾听,给予适当的回应而不是建议。
2、引导孩子乐观生活:我们每一个家长自己的人生本就是一本励志的教科书,只是有的家长不会用,讲起来大道理太多,智慧的家长需要敏锐的识别关键点,找到讲故事的契机,讲出发人深省的故事。
3、教会孩子表达情绪: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我们要交给孩子的是有益身心的方式,比如记日记、打球、跑步、或者哭。都是可以的,方法的准则就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平时的生活中家长们也可以经常与孩子开展家庭活动日,运动是排解情绪,增强正向力量最好的方式。
4、如果你的孩子深陷情绪问题的困扰,你需要反思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你是否错过了构建孩子情绪人格的时机,如果是这样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来弥补,必要的时候求助专业机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爱之深情之切,说的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家庭教育吧。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孩子,让孩子可以走上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
做父母的,总是希望把自己的失败教训警戒给孩子,让孩子不要再走自己走过的弯路,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
但是,具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不惧失败的勇气的正是我们的孩子。
还记得我们的小时候吗?我们不是一样认定目标不回头,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一样会在下一次仍有勇气冒险。
这,就是成长的经历和代价,这就是年轻的资本。
所以,做父母的,稍微放手,哪怕孩子摔个小跟头也无妨。我们只要默默做好父母,守住温暖的家,让孩子在疲惫的时候可以回家。
上一篇:为什么睡觉总是睡不好,哪怕是熟睡,有一点声音都会醒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