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被炒房投机者炒到虚高,导致当地群众更加买不起房?
房价,城市,炒房者你怎么看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被炒房投机者炒到虚高,导致当地群众更加买不起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怎么看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被炒房投机者炒到虚高,导致当地群众更加买不起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一个社会靠房地产,医疗支持,说明这个社会还处于中世纪水平,连近代都不如,被现代社会抛弃了,而且抛的很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近几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严重脱离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群体的经济收入,给当地老百姓购房带来的压力丝毫不亚于一二线城市。如果用城市人口和实际楼房数量来比较,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泡沫更大,虚高的成分越多,直接导致了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分析三四线城市房价虚高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是大房企横空出世插手三四线城市开发。我们知道,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在前几年主要是当地的开发商垄断,相对来说房价虽高,但基本上还是平稳的。由于一二线城市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许多国内大房企象恒大、中粮、颐高等,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扩张。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雄厚的资金基础,迅速拿地,迅速开发,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吸引了大批购房者,房价迅速被推高,正迎合了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二是三四线城市相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经济比较薄弱,不足以支撑城市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把发展经济的重心自然放在了房地产市场开发上,让房地产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供给土地,因此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高地价加大了房企的开发成本,房价随之升高,地价越高,房价也就越高,泡沫也越来越大。
三是炒房者参与其中,可以用助纣为虐来形容。要知道炒房客始终与大房企如影随形,他们的内幕交易是购房者所想不到的。之所以中央提出‘’房住不炒‘’,足见炒房客对市场房价的影响有多大。试想哪个城市的房价不是有炒房团炒房客炒起来的?
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而开发商不怕卖不出去,还疯狂拿地拼命建房呢?主要根源还在土地。只有先稳住地价,炒房的不敢炒了,房价自然就会慢慢降下来,老百姓才能买的起房。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希望看到更多的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看也不行 站着看 谁也没有办法 唯一能解决问题的还跟他们一伙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四线市场容量小,炒房团稍微来点杠杆房价就翘起来了。比如合肥16年限购后大批炒房团借助棚改杀入芜湖,立马让几近崩盘边缘的芜湖楼市狂涨,市中心名流印象华强广场一带从五千多一下子飙到18年近两万,让贫瘠的芜湖大众苦不堪言,如今炒房团获利撤场,芜湖为了让12年大崩盘的悲剧不再重演,在做各种手段抵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年来房地产缔造的神话真的很多,温州炒房团,深圳炒房团,北京炒房团,哈尔滨炒房团……各地炒房团奔袭全国各地,炒完一线炒二线,再炒强三线四线,真是无往不利。
几年光景,一个中产阶级群体就出现了。坐拥几套房子,一生的财富梦想就实现了。虽然很多人是首付贷款买的,但是房地产带来的心态却着实让新兴中产阶级心满意足了。
从市场看,在世界经济周期开始衰退以来,以及美元周期的变化,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房地产周期也结束了,2016-2018年没能成功套现出场的人也只能在财富的幻想中开始煎熬了。开发商很难象以往一样获得大量银行资金的支持了。地方政府囿于财政压力和发展需要尽管还想让土地财政主导市场,但是遍地楼盘有价无市,卖地也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在实体衰退,经济结构转型的荡口,以往积累的流动过剩在市场开始到处冲突,虽然没有完全顶层设计的管道流动,但是基本也都逼回传统了,经济脱虚向实的目标非常明显。
大量资金在没有更好选择投资方向的时候,普通民众参与的投资还依然希望在楼市获利,于是有了三四线短期的房地产繁荣,但是游资毕竟是游资,不可能长久盘亘在消费力很弱的地方。
引导农民进城安家置业的政策出台了,但是滞后的政策空间不大,很多农民该买楼的早买了,没买的在今天的价格上也买不起了。所以农民接盘救市可能性很小,未来房地产一定会降,空置率太高了,尤其小城市流动人口少,房子流动性更差。
所以三四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终究是有限的,而资本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社会治理一定会想法锁住部分流动性,促使下一步消费经济的繁荣。
社会流动资本过多,百姓钱袋子渐瘪,通胀压力加大,下一步的治理应该还是对资本的管制。所以三四线房地产获得资金的难度依然会很大,而且棚改基本普遍结束了,人口红利等有利因素的消失会倒逼房价回归市场,至于高还是低,总体来讲是降价,尽管有关政策不希望刺破房地产泡沫,不希望引发银行,地方财政一系列反应,但是任何商品终究要回归市场属性。
上一篇:你会因为什么驻足停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