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叛逆情况,怎么疏导才好?
孩子,自己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叛逆情况,怎么疏导才好?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避免陈词滥调,长篇大论的说教。
陈词滥调的说教,不仅孩子听不进去,我们大人也听不进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多一点耐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真的爱他,关心他,而不是想干涉他,控制他。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慢慢的理解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稳的度过青春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春期的叛逆表面上是一种不听话,不服从,实际上是一个人重要的蜕变期,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不是小孩了。
具体而言,第一,TA自己对这样的成长是不适应的,是拧巴的,有些和家长的对抗其实是和自己较劲的表现。你想一想,是不是有些时候你跟别人生气,后来发现是因为自己的某些事,与别人没关系;第二,TA开始有了独立意识,觉得自己长大了,想尝试着自己做主,如果之前家里的教育比较宽松、民主,这个阶段就好过,如果之前管束过多,对抗的激烈程度就高!
如何处理呢?好多事儿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如果视孩子的长大为挑战,为不顺服就完蛋了,就是要尊重TA,既要多征求TA的建议,同时在TA需要你们的时候为TA保驾护航。其实很多人是忘了自己青春期的混蛋样儿了,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己度人,不那么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和青春期的孩子打了二十年的交道,深深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所谓的叛逆只是大人们给他们贴的一个正常标签罢了。如同出水痘一样,没有任何的好坏之分。
作为老师,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相处相对容易一些,因为此时的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同伴、集体还有老师的认可。
作为家长,则需要讲究一些技巧和方式了。我总结了与之相处的12个字:冷静说、安静做、巧借力,耐心等。
1、冷静说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特别喜欢对孩子提要求,而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已经有了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双方一言不合便会争执起来,怒火一触即发。如果此时父母能保持安静一会儿,压低音量,等双方情绪平和之后,再静静的沟通,这样效果就会好很多。
2、安静做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有时沉默是金。有时候看到孩子从外面回来,满脸的疲惫与懊恼,不用着急问他怎么了,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一边等孩子进行自我调节。一边帮孩子做些他喜欢的事情,比如切好他爱吃的水果,睡前调好洗澡水等。
3、巧借力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对父母发火,有时也是一种撒娇,甚至是一种特殊的爱。因为他们在外面总是尽可能地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有些压抑,所以在父母面前才会发泄出来。如果能多和他们的老师与同学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这样沟通起来就方便多了。
4、耐心等
每个青春期孩子逆反的时间和程度都是有限的。长则三两年,短则几个月,这一特殊时刻终将都会过去。正因为有过这一段与孩子们斗智斗勇的时刻,我们才会更深刻的理解生命个体的意义,以及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并为之不断地学习,从而完善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家长不切合实际的期望造成对孩子过于严厉造成,同时怕孩子受到伤害,对于孩子的各种社会常识进行了制止。关键的还是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如何对待青春期逆反的孩子?
首先我们应当对孩子们的现实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不要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避免了孩子对立情绪的产生。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秉持着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类封建的教育思想,不要对孩子常常讽刺挖苦,这些做法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第三,青春期的孩子对于世界上任何事物任何知识都有着自己的好奇心,这些好奇心不代表着胡闹,如果家长压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也会让孩子们产生不满的心理。
第四,许多父母喜欢对孩子进行没完没了的教育,时间长了孩子容易感到厌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进行了反复唠叨,喋喋不休,这种教育方式。
总之我们应当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和尊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解决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心理的断乳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强烈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
这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比如:不爱和父母说话,喜欢把自己关进卧室。不喜欢参加家庭聚会。不再听父母的话,极易与父母发生冲突。
青春期,是孩子开始关注自己,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
如何疏导,使孩子安然度过青春期呢?我觉得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接受孩子的叛逆和躁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