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赢在出其不意的战役?
出其不意,战役,志愿军历史上有哪些赢在出其不意的战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认为:是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人的国威,让美国人心服口服。我国的老式武器敢与美国的先进武器较量抗衡,真是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战役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946年5月的东北战场上,林彪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保卫战中失利。
接连丢了四平,长春,由于“东总”前指作战科长王继芳叛变,杜聿明指挥的国民党军事先得知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实力和撤退路线,跟在后面紧追猛打,一直追到松花江畔,东北民主联军溃不成军。
黄克诚在给中央的电报中坦言,东北民主联军又遭遇西路军危险的可能。
造成这次惨败的主要原因,除了王继芳叛变,最重要的还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战斗,威远堡之战。
1946年5月份,当时国共双方在东北全力争夺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奉命死守四平,双方杀的难解难分,血战将近两个月,没有分出胜负。
为了打破僵局,杜聿明命令廖耀湘带领他的新六军驰援四平,林彪则命令三纵主力在威远堡迎击敌人。
这次战斗从早晨9点到下午4点结束,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新六军65团以少胜多。依靠娴熟的步炮协同技术,打垮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三纵队,也就是后来黑土地上最著名的旋风纵队。
国民党军的一个团不到3000人人。而第三纵队的三个旅一共有2.6万人,双方的兵力接近1:9,新六军第65团的意外胜利,直接动摇了林彪死守4平的决心。
而廖耀祥在查阅了缴获的资料以后,确定刚才被他们击败的是第三纵队主力,三纵是民主联军的主力。
既然一个主力纵队不敌国民党军的一个团,其他的对手就更不足虑了。威远堡这个不起眼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廖耀湘的嚣张气焰。
按照他的计算,民主联军全部的兵力也挡不住新六军一个军的攻击。于是国民党并开始疯狂的追击。廖耀湘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威远胜利虽然微不足道。但意义非凡,它是打开四平焦灼战局的钥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一年之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处处受挫,为此国民党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山东和陕西,在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之下,解放区进一步缩小,无论是陕北的党中央,还是华东的陈粟大军,都面临极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心出其不意,派遣一支部队南下,将站在引向国统区。
毛主席关于将战争引向国统区的想法,并非是在国民党重点进攻之后才有,而是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初就有这种想法。1946年毛主席曾经致电刘邓和陈粟,他计划晋冀鲁豫、山东、华北三支部队在津浦路两侧作战,第一个阶段以山东野战军打徐州到蚌埠之间;晋冀鲁豫野战军打陇海路的开封到徐州段,华中野战军打蚌埠到浦口之间,然后再视情况晋野、山野出到淮河以南作战。但是由于当时我军的实力不足,还不能将战争打到外线去,所以毛主席在十几天后又发电报给刘邓和陈粟,要求他们在内线先打几个敌人后,在转移到外线作战。
毛主席考虑将战争引向国统区,不仅仅是从军事的角度考虑,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因为战争在解放区进行,就会不断的消耗解放区的生产力,尽管每一场战争都能消灭敌人,但是解放区的经济压力将会更大了。现在国民党重点进攻陕西和山东,中间的防御力量减弱,是一个中间突破的绝佳时机。
毛主席将这一重担交给了刘邓大军,而此时刘邓大军还在黄河以北,要南下就需要渡过黄河。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滚滚向东流去,人道黄河十滩九险,举目望去,滔滔黄浪,飞腾冲荡,十几里宽的河面上浪峰一个跟着一个,沙崩似的重叠起来,聚成巨大的漩涡,发疯一般冲向堤岸,气势磅礴。也是因此,蒋介石把它比作“四十万大军”。
国民党部队仗着有黄河天险,认为刘邓大军不敢南下,并且当时国民党依旧占据优势,国民党也不相信刘邓大军敢南下,所以虽说黄河有天险,但国民党的防护也是十分的大意。不过作为主帅的刘邓却丝毫不敢大意,为了顺利的完成渡江,刘帅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一出好戏。
刘帅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让太行、冀南部队伪装主力,在豫北发动攻势,让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开封以南实施佯攻,以转移敌人视线。而刘邓大军的主力,则悄悄然在北岸秘密集结,为渡河紧张准备。故而当刘邓大军准备渡河之际,国民党电台广播还说刘邓南进受挫,已被迫西窜。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趁敌人麻痹大意的时候,于当晚9时,突然发动南渡黄河的作战任务,经过一日两夜的英勇奋战,刘邓12万大军全部渡过黄河天险,蒋介石号称可抵40万大军的300里黄河防线土崩瓦解了。
而在刘邓大军渡过黄河的那天夜里,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还在睡梦中,当他被急促的电话铃惊醒时,前线的第四“绥靖区”司令刘汝明向他报告:“顾总司令,刘伯承的主力部队昨晚过了黄河。”刘汝明话没说完,顾祝同便破口大骂:“放屁!”。
顾祝同对刘汝明继续喝道:“我看你是让刘伯承诈糊涂了!黄河现在正值大汛,他们是飞过去的?”可刘汝明的声音还是那么急促:“河北岸昨晚打了一夜炮,河防部队报告有上百只船载着刘伯承的主力过了黄河,现正在向纵深发展。”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顾祝同忍不住继续对他大声呵斥,“就是有兵过河,也决不是刘伯承的主力!告诉你,刘邓的主力正在豫北。我警告你不要自己吓自己,声东击西,是刘伯承一贯的伎俩,万万不要上当。”顾祝同撂了话筒,倒头再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