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青少年适合读哪些文学著作?比如:《平凡的世界》之类的书籍?
青少年,的书,他的青少年适合读哪些文学著作?比如:《平凡的世界》之类的书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2.《老人与海》
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 ,本书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3.《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本书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4.《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 J·D·塞林格 ,本书讲述了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的故事,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5.《小王子》
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6.《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7.《活着》
作者余华,本书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8.《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9.《哈利波特》
作者J·K·罗琳,《哈利波特》系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共7部。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描写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10.《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本书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少年适合读的书一直没有定论,媒体有媒体的观点,扉页有扉页的说辞,师者有师者的见解。但有相性的书终归是被众人推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教人坚韧,教人热爱,教人苦难中辗转。《鲁滨孙漂流记》教人独立,教人成长,教人柳暗花明。“可我不想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接下来先森就另辟蹊径,为大家推崇出先森自己心中适合青少年的书籍,感谢品阅。
一,《傅雷家书》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傅雷。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成。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在孩子成长路上的各个方面傅雷都将经验之谈与挚爱深情灌注其中,陪伴孩子走过一个又一个迷惘的当下,闯过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恐惧。书中深情,弥之不散。行间信里,字字珠玑。
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便是傅雷对儿子愤慨时的疏导。
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艺术之心与匠人手段的阐释也为孩子的艺术之路谱曲。青少年成长路上所遇坎坷迷途都能在书中窥得一二。更为难能可贵是书中满负深情,为青少年日益完满的心灵注入爱的力量,让日趋饱满的心灵蕴含着不屈,坚韧,理解,包容,勇敢,让孩子乘光而行。青少年需要一本家书,即便那是傅雷的家书。
二,《霍乱时期的爱情》
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以下—加西亚·马尔克斯。
无可避免的,我们在青春期说起爱情,无可避免的他们在青春期接触情爱。或许所有的长辈都无可避免的抵制在孩子面前讲述恶俗。可时代的进程早已让这些花朵在更早的时候就听过情爱风声,见过爱情的苗头。所以附庸风雅只是长辈的逃避,而不是少年的成长。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为得意的世纪爱情著作。他曾说“我再也写不出比这更好的爱情了,所有的爱情都在这里蒙尘开花”。书中包含着一切会发生的爱情。本书以阿里萨和费尔米娜之间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爱情作为主线,不失时机地将其他多种爱情磨练成珠,穿缀于这条主线上。“野心勃勃”的马尔克斯恨不能将人世间的种种爱情“一网打尽”。几乎是出现在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被作者系上了“爱情”的红线。这里有阿莫乌尔的隐蔽的爱情,但却“不止一次体验到了刹那间爆发的幸福”、有阿里萨父亲那石破天惊的宣言:“我对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有阿里萨许许多多的朝露之情、有乌尔比诺和林奇小姐之间羞涩而大胆的爱……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形态各异,“真挚火热”的情感内核却都如出一辙。“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
上一篇:预算2000,想买一套护肤品,敏感皮肤,懂的推荐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