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开学了,新入职的老师如何快速适应工作?
学生,新教师,你的开学了,新入职的老师如何快速适应工作?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开学了,新入职的老师如何快速适应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一门职业都有自身的一套规范和要求,是职业圈外的人难以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的,教育职业是一项极为复杂,难度极高的职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应在科学引导下有效规避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1、把握好教材,注重常规环节。
教师是课堂的焦点,一个不熟悉课堂活动的人,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难免会产生慌乱,这是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尽快适应的首要障碍,由此会产生语速过快、声音过低的通病,这个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慢慢通过自我控制得以改变,还需注意的是死盯着教材教案,不能脱稿授课也是新教师的大忌。新教师需要逐步养成脱稿授课的习惯,讲课时,眼睛要持续扫视全体学生,另外新教师还要做到板书要快速与合理,课堂中保持理性和冷静,教师需要呈现给学生的印象是充分自信和干练,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课堂走向和学生学习状态。
新教师一般刚从学生阶段走过来,长期当学生的感觉导致他们往往崇尚自由,在心理上有一种忽视常规环节的倾向,比如,对上课的仪式、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学生的课堂纪律等都不太注重,导致课堂混乱,而自己还以为是教育自由,教育自由,教育宽容的表现,实际上课堂中的常规环节是正常教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活跃时可以活跃,但该严肃的时候必须严肃,否则不只是害苦了学生,最终还会苦了自己,因为这样的后果只能是课堂纪律无法控制。
新教师在上课时因为缺乏教育教学经验,不知道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易犯平均用力的错误,导致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更累,但效果却不好。这需要新教师,一定要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以减少自己摸索的时间,二要多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接受水平及特点,以利于调整自己的教学。三要仔细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及相关辅导用书,弄清楚教学重点和规律,以突破教学难点。
新教师的教学艺术相对缺乏,一般都是凭借自己在学生时代的经验来激励学生,没有比较合适的激励学生的技巧,语言上缺乏变化,形式上比较单一,同时对于学生的心态把握不准。在这些方面一般需要新教师了解班级文化和习惯,在生活中多询问同事,了解其他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同时要注意多与学生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对教学方面的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正面表扬,但切记表扬过多、过滥,那样容易让学生没有成就感。
2、冲破自我封闭,主动适应学生
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工作不熟悉,人际关系处于起步阶段,一般除了跟自己的同学或一起入职的同事交往较多外,与其他人交往较少,但这种交往相互之间的学习很少,并且同类心态人员在一起长时间交流,容易引起对工作和环境等不满情绪升级,所以,新教师需要自己勇敢接触老教师群体,特别是任教班的班主任,同时,与同科目的老教师交流并学习他们的经验也非常有用,有可能的话,还可以接触学校的领导层,他们一般都曾是业务骨干,对于教育和教学工作非常有发言权,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往往含金量更高。
新教师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去埋怨学生的基础,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学生。在走上讲台后,新教师往往无意识的以自己学生时代的水平为参照,认定学生的基础很差,不但埋怨学生,甚至还会在课堂上指责其他教师的行为。要知道,教师的个人能力实际表现在学生的进步幅度上,与学生原有的基础无关。新教师要在工作中形成中和的思维,以平和的心态、宽容和多元化的教学思维对待学生,对学生用“我们”的心态代替“你们”的对立思维。
3、走出教条理解,立足学生实践
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新教师曾学习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于是在实践中往往未经思考就一一照搬,结果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引起混乱。所谓兵无常法,水无定势,每种与实际相关的教育理论都有自身的适用环境和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教学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包打天下。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勤于思考,深刻理解环境、对象和内容之后,再选择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条式地理解和运用教育理论,既是教育理论的不幸,也是自己的不幸。
新教师要避免那种学究为浓、脱离学生生活实践的教学,以防拉开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大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所谓到哪山唱哪山的山歌,新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生活,理解学生所处的文化生活环境,成为学生文化中的一份子,而不是陌生的观望者。在讲课时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经验和内容讲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不但会降低教育难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好感。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这是做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祝你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鸡是大学教师,自信授课一级棒。我来回答一波。
新老师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第一个是没有教学技巧,不会备课。第二个是不熟悉授课内容。或者一句话,没有教学经验。
第一位的是备课。
务必有教学大纲。大纲就是教学计划。初教自己写大纲是不可能的了,可以向老选手借。
教学大纲的实行,可以模仿老选手特别是优秀选手的讲课。
务必有讲义。手写讲义,至关重要,特别是理工科。初登讲台,可以带着讲义,边讲边看。除非你能确保背下来,还能不紧张。这么说吧,你第一堂课,手不出汗,不哆嗦,我就佩服。所以,讲义的提示很重要。
讲义的题目,源自课本和各种参考书。课本的例题,往往有特定的目的,可能这个题不必这么做。因此,课本的例题,一般不能轻易放过不讲。至于题目好不好,一年之内,恐怕你没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三年后学会出题了,就有这个能力了。
课本例题,至少写三遍以上。初写讲义需要草稿,这就要做一遍了。也需要逻辑分析:内容的先后关系。前后顺序清楚了,就可以正式写讲义,这就又一遍。上课前,再顺一遍讲义。上课就讲你的讲义。
为了确保理解课本,学习指导书很重要,因为指导书一般有重点难点分析和知识点依赖关系。可以布置合适的作业,还能了解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