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黑木耳适合在哪些地方栽培?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黑木耳,生长,菌丝体黑木耳适合在哪些地方栽培?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向阳、光照时间长、温差小。场地的选择、耳树的选择和处理、人工接种、上堆发菌、散堆排场、起架管理、防治病虫害、采收及加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好的地方,就是山下林区边上。对外界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很容易培养。现在很多都是用木耳段培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段木栽培
段木栽培的耳场一般都选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山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空气流通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耳场选好后,进行清理,把杂草枯枝、腐朽的树桩及石块等清除掉,平整地面,但对场内小草等植被应保留,对场地保湿和防止耳木沾染尘土有好处。为防止耳场积水,周围要开好排水沟,地面最好是沙壤土,可保持水分,提高环境相对湿度,以利耳木生长。段木进场前要对地面进行消毒,可撒石灰粉或喷洒5%漂白粉溶液,并喷洒杀虫剂杀虫。
因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段木栽培的季节也不同,一般以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为宜。
(2)吊袋栽培
室外吊袋出耳可选择房前屋后空地搭建荫棚,如有林阴地则更理想。荫棚要靠近水源、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且远离污染源。面积以挂袋数量多少而定,一般100米2可挂1万袋。棚高2~2.5米,先在四周竖好立柱,深埋30~50厘米,中间根据荫棚的长宽和横木的长度适当增设立柱,上用茅草、秸秆等覆盖。荫棚的四周用草帘、秸秆等围紧达到遮荫、保湿、保温、御寒以及阻止畜禽入侵的目的,棚内要保持“花花光照”和新鲜空气。吊袋木耳的优点是节省场地,但保温、保湿效果不如地栽木耳。
吊袋栽培木耳一年可生产两季,北方春季栽培在4月末、5月初,一般要求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秋季在8月上、中旬左右,但北方秋季低温来得早、生长时间短,用早熟品种可在降温前及早采收完毕。
(3)大田仿野生畦栽
室外畦栽,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耳袋贴地排放,易吸潮保湿,是室内吊袋栽培所无法比拟的,且简便易行,生物学效率可达到100%以上。这种方式也分大田栽培、林间栽培和荫棚栽培等
黑木耳的大田仿野生畦栽
选择向阳、光照好、不积水、通风好的地段(提倡林地间作、瓜菜地轮作或套作),先在栽培场四周挖好排水沟,清除地面杂物。在场地作畦摆袋,直接盖草帘遮荫保湿出耳。作畦方法:南北或顺坡方向,做宽1~1.5米、深20厘米,长不限的浅畦,畦底压实,畦堰拍实(地干先浇水),向外倾斜,以利排水。畦间留0.6~0.8米宽的作业道。场地有效利用率为2/3左右平方米排22~25袋。摆袋前撒一层石灰粉或驱虫剂杀虫,然后灌一遍透水。
黑木耳以春天、初夏和秋天出耳为好。摆袋出耳时间,春栽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3℃左右,秋栽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下。栽培袋生产及培育时间需40~50天,出耳期需50~60天,故制袋时间应前推40~60天。若自制二级种,还需再提前30~40天。如山东省春栽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制袋养菌,4月中旬(清明—谷雨,桃花开时)摆袋出耳;秋栽宜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制袋养菌,9月中旬(白露—秋分)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
上一篇:肝癌来临前,身体会出现3种“微妙”变化,指的是,什么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