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才能既喝酒又不醉?
酒精,乙醇,酒量如何才能既喝酒又不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集了一些喝酒的小妙招,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1、喝酒前先吃几块肥肉或喝些牛奶。空腹喝酒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先吃些油质食物或喝点牛奶,能够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2、喝酒前喝些蜂蜜水,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利于身体对酒精的分解排除,这种方法更适合有些喝酒会头疼的人群。
3、喝啤酒时最好把啤酒倒在大杯子里,让啤酒酒散得快,在喝的时候就不容易肚子胀,也不容易很快酒醉。
4、喝白酒时要多喝白开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
5、喝烈酒时最好加些冰块,可以促进频繁上厕所,以稀释掉体内的酒精。
6、喝酒时不能混饮。不是喝烈酒时,不要饮用冰水、柠檬水等等刺激性的饮料,也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7、喝酒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8、喝酒时多吃绿叶蔬菜或是豆制品。绿叶蔬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9、食饮结合。饮酒时吃猪肝最好。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10、喝酒之后尽量饮用热汤或是吃些水果,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而民间流行喝浓茶解酒的说法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因此酒后可以喝点淡茶,也可以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但是不要喝浓茶。
应酬虽多,可不要贪杯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都没用,曾经一斤半多的量,现在偶尔会喝,而且啤酒为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每一位朋友;无论再好的酒喝多了一样都会醉!虽说我们平时听到或看到过有关千杯不醉的事件、但极为少数,因为他们的特殊体质、所产生身体器官对酒精的反应不同、才会导致千杯不醉的说法。
我们通俗点讲;酒精进入人体肠道是由肝脏来分解酒精的,具体负责分解的有两种\"酶\"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酒精学名为“乙醇”当酒精进入人体体内后,经胃和小肠迅吸收、并由血液运输至肝脏、然后由乙醇脱氢酶催化代谢得到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作用将乙醛代谢为乙酸,之后乙酸自行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并释放到人体所需的热量,从而完成酒精的分解与代谢。
千杯不醉的原因是由人体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与常人不同所造成的。
常人是怎么形成酒后头晕脸红的因素来源、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截然不同的,当体内乙醇脱氢酶丰富,乙醛脱氢酶不丰富时,乙醇代谢出来的大量乙醛则会不能及时转化为乙酸,从而体内乙醛堆积过量、可形成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红、头晕、心率加快等身体反应。
当体内乙醇脱氢酶不丰富时,乙醇不能及时被代谢为乙醛,从而造成体内乙醇酒精蓄积、随之出现血管收缩、引起头部轻微缺血和供氧不足引发醉酒反应。
虽说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与先天遗传有关、但同时后天长期的饮酒也可锻炼这两种酶的增长并提高酒量,但话又说回来、喝酒是种情趣是种缓解,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寻找千杯不醉的方法、身体是自己的;善待身体就是善待自己,人生不易好多时候喝酒都是情非得已、如果你经常要面对很多应酬、不妨听我在絮叨几句。。。
善待自己保护身体、
上面提到酒精是由肝脏进行分解的、那么我们在喝酒之前做些什么准备,才能较好的保护胃与肝脏、间接起到稀释酒精、延缓酒精释放。
一、喝酒前吃富含果胶的水果和蔬菜 比如山楂,苹果,菜花,南瓜之类。这类食物要多吃一些才行,其中的果胶也有延缓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而且这些食品水分也较大,能帮助稀释酒精。
二、喝酒前喝杯奶类和豆浆等蛋白质饮料 特别是酸奶,质粘稠,往往还加入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有利稀释酒精,并延缓酒精的吸收。乳饮料虽然营养价值远不如牛奶和酸奶,但是其中含有增稠剂,也有一定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些食品喝起来方便,备起来也方便。喝酒的间隙还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喝。
三、喝酒前可以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如不油腻的内脏,粗粮,奶类,蛋黄,菇类等。必要时可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对身体有益无害。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需要它们的帮助。
四、喝酒前可以吃富含淀粉的食物 淀粉类大分子能和酒精发生结合,也能延缓酒精的吸收。富含直链淀粉的食物更为理想,比如豆类食品。这是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
很多人以为吃肥肉有益防醉酒,其实不然。酒精是亲水性物质,它和疏水性的脂肪混溶性并不好。脂肪不像酸奶那样在胃表层形成粘稠的保护膜。而且脂肪只能延缓胃内容物的排空,而酒精是在胃里就被吸收的。所以,它不如蛋白质和淀粉那样对护胃有帮助。
也有人说酸和醇结合形成酯,所以喝醋可以解酒,但这种效果在体温下的反应速度是非常慢的,起不到明显作用。把酒和醋烹在炒菜锅中,才有快速的酯化反应而产生香气…… 无论如何,要尽量避免空腹饮酒,避免饮酒过快过多。酒桌上逞强装豪迈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招来更多的健康伤害。尽量慢一点喝,分小口咽下,如果可能的话,马上再喝点乳饮料之类稀释酒精。饮酒的同时要正常吃饭菜,不要喝咖啡、可乐、提神饮料等。
上一篇:人红是非多?冯提莫因播放歌曲被起诉,“有人说是平台,而不是个人”,是这样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