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幼小的衔接准备?
孩子,小学,家长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幼小的衔接准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幼小衔接,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幼小衔接的核心是怎样让孩子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是需要幼儿园、小学以及家长共同做好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家长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每个孩子不仅拥有自己的特点,更显示出他所在家庭和家长的特点。这一点在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更为明显。孩子会在初入学的时候显示出学习和适应性上的差异和差距,而适应学校生活的快与慢、心理反应的轻与重,与孩子之前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与家长是否能够积极配合学校,是否能够及时转变角色有很大关系。幼升小不仅依靠孩子改变和学校教育,更考验的是家长的成长和教育能力的提高。
那么,做好幼小衔接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1.帮助孩子,降低孩子入学的焦虑感。
进入小学后,和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使孩子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给孩子带来压力。作为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缓解这种焦虑: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学校看看,尽快地让孩子熟悉小学的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可以给儿童讲讲小学里面发生的趣事,进入小学以后,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可以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学会更多好玩的游戏。使儿童对小学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当孩子认为学校生活是快乐的,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的时候,焦虑感自然会烟消云散。
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孩子对家长有过分的依赖,离开家到学校去会很不适应,尤其是到小学去。和幼儿园不同的是,小学对孩子的纪律管束上更加严格,这会让一些孩子很不适应。每年开学前几周,小学的教室外面都会有个别不愿进教室的孩子,或者干脆在校园外面扯着家长的衣袖不愿进校园的孩子。对于即将走进校园的孩子,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一天中离开父母一段时间,并训练孩子在家里能够坚持坐下来一段时间的能力,为入学做好准备。
2.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学会放手。
在幼儿园期间,因为孩子小,家长对孩子是百般呵护,很多事情都是包办代替。孩子小,这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当孩子步入小学之后,就要逐步地走向独立。如果家长始终对孩子不放心,事事仍然是替孩子做,孩子就很难获得成长。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在不断的提高,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孩子在学校中能否吃好饭、是否认真学习、能否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同时作为家长,遇到孩子的学习或者和同学相处时出现的小状况,不能着急,此刻,要首先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要教会孩子和老师、同学沟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对孩子撒手不管,什么事都交给孩子处理,而是要教给方法,让他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走进小学校园,最重要的是先做好三件事:一是学会保护自己(遇到问题会找老师或同学处理);二是交到好朋友;三是喜欢上学校,喜欢上学习。做好这三件事,关键是“自主”,当孩子慢慢地学会自己能处理一些问题,“我长大了”的成就感才会更强烈,成长得也会更快。
此外,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要放手给孩子干。比如,孩子的书包要让孩子自己整理,第二天上学要用的文具要学会自己收到书包里。要学会用削笔刀削铅笔等。
3. 与老师一起,教育孩子懂得规则。
从入学开始,孩子就要遵守学校的规则。比如,上学不能迟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等。一些孩子经常迟到,原因可能主要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身上。家长切莫把这些当成小问题,要知道它会改变老师、班上同学对孩子的基本看法,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全班的形象、人际关系等。
遇到孩子不能遵守学校规则的问题,老师一般都会主动和家长沟通。对此,家长一定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要知道,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如果老师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比如上面所说的孩子上学迟到的问题,老师说了多次,依然如此。可能就会让老师对孩子和家长失去信心。
说到规则,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上课遵守纪律”。现在有一些家长看了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后,认为孩子的自由成长最重要,所以对学校在纪律上对孩子的约束持不同意见。可是,大家想一想,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每个班也就20多人,到了小学一个班50多人,有一些地区的班额甚至达到70人以上。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课堂学习的效果怎么能够得到保证?如果家长能够让孩子尽快地适应这种大集体的生活,学会遵守课堂规则,对他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4. 陪孩子一起,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并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的习惯,比如朗读的习惯、写字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等。习惯好的,成绩自然好。
在这诸多习惯中,阅读的习惯最为重要。家长如果能够每天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读半个小时的绘本故事,听孩子讲讲他喜欢的故事,这对孩子的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将是非常有用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对于幼儿来说,进入小学,他整个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会有一个质的变化。幼小衔接准备真的是非常有必要,做好可以为孩子的小学发展打下坚实而稳定的基础。接下来,欣妈就与大家一起学习与探讨一下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
第一,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作息习惯。
学校活动都是以一个集体为单位的,时间观念的养成从幼儿园就要开始培养,以免影响学校的统一组织,尤其是进入小学,需要预习功课,复习所学内容,较好的时间观念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孩子一定要养成按时休息的好习惯,每天保证10个小时的科学睡眠时间。休息好了,身体会更加健康,也才有足够的精力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白天的学习。
上一篇:南宁哪个菜市场的菜售价便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