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太祖为何要“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太祖,兵权宋太祖为何要“杯酒释兵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五代十国在历史进程中也是不多见的一场闹剧,五代是指在唐末宋初之间短短五十年之间朝代更迭5次,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十国是是指在这五个朝代更迭中又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而这 几个政权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都是前朝手握兵权的大将造反之后自立为王,这么多前车之鉴,甚至就连宋太祖自己都是手握重兵而废帝自立,他又怎么不会做出预防?于是他先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确保在“杯酒释兵权”中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数,而后才加以行动。宋太祖性格仁厚,这从他自立之后带兵返回开封严格约束手下士兵,未伤恭帝一分一毫中可以看出。因此,他一开始并不准备通过暴力手段拿回兵权,而是通过酒桌上的谈话,兵不血刃的拿回了兵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唐末以来,军阀混战,军权旁落,导致社会动荡政权不稳定,皇帝成了高危职业经常被篡权者诛杀,赵匡胤做为一个以军事政变起家的皇帝深知这一点,为了政权的长期稳定和后世子孙的安全,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解决军权问题最直接粗暴的方式是杀戮,而杀戮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而且后世再有掌握军权的权臣出现,难免报应循环;
3.杯酒释兵权,很好的解决了军队问题,有宋一代几百年,没有像唐及五代一样出现藩镇割据的不可控局面,政权稳定,且宋优待文人,宋时期文学、经济、科技成就璀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众所周知,唐晚期,地方节度使权利很大,各自拥兵自重,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后,唐被地方节度使所牵制,无力镇压地方。唐灭亡后,全国进入分裂时期,即五胡十六国。赵匡胤在这种环境里面逐渐壮大,深知地方权利大后,会严重威胁中央权利。因此,他掌权后采取三种办法解决了地方尾大不掉的局面:“兵“、“权”、“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敬大家一杯酒,祝往事好兄弟,当初有难同当,现在有福同享,大家回来享福去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尚可网的邀请
以下的回答属于原创,如有不当之处,请提出宝贵的建议,如果内容恰当,请赞
题目的理解
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被将士们披上黄马褂而而当上皇帝的,为什么在建立了宋朝之后,宋太祖要解除这些大将们的兵权呢?
进一步分析
赵匡胤是一名高级军事将领出生,在他的手上是有着很大的兵权的,可以调兵遣将,在他计划成功成为了皇帝之后,很自然而然地就有想起如何处置军事的问题。
因为他深深知道当时的军事体制的问题,高级将领可以拥有很大的权利,他很担心这种体制会成为一个隐患,危害到皇帝的专制
所以,他需要解除一些大将的兵权,从而扶持一些支持自己的人,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
这也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所决定的
当时的社会已经厌倦了多年的战乱,原本的军事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急需一种军事制度来替代
所以说,这也是一种思想进步的体现,即历史需要做出改变
如今的启示
我们在当今的确需要把人民军队牢牢地掌控在手里,但是,我们也必须能够保证部队的作战能力
而不是,让一群文官来领导一支军队进行作战,这就是胡闹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到做军队的指挥权抓在手里,另一方面,加强军队的思想教育,服从命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匡胤的皇位是通过陈桥驿兵变获得的。而他所篡取的后周,也是郭威当年通过兵变从后汉那里篡来的。
可以说赵匡胤和郭威取得天下的手法如出一辙。所以,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为了防止他的那些将领将来也通过这种方式篡位,于是通过一场宴席,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收回了军权。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夺权事件——杯酒释兵权。这次事件,通过一种和平的手段,的确在当时加强了北宋的中央集权,然而却给日后北宋遭受外族欺凌埋下了伏笔。
杯酒释兵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赵匡胤独到的安内策略。然而,当下也有一些学者经过考证否认这次事件的,认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上一篇:酸甜可口的菠萝,在培育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施肥和定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