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八旗铁骑大队人马,曾被小股土匪吊打,正史中为何没有记载?
明朝,响马,人马八旗铁骑大队人马,曾被小股土匪吊打,正史中为何没有记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八旗铁骑大队人马,曾被小股土匪吊打,正史中为何没有记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并非抬杠的问一句,既然正史中没有记载,那你的这个问题所反应的事件的真实性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能保证问题的真实性,又如何能让人有条理的回答?
其次:即便出自野史传闻,最起码也要有个时间地点才行啊。八旗兵是什么时候的八旗兵?清初期?清中期还是清晚期?每个时期的八旗兵的战力都不一样。地点在哪儿?打葛尔丹时候的沙漠里?平台时期的山路上?又或者就是寻常的那种走过路过没来得及错过的遭遇战?
最后就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的偶尔不代表一贯的如此,这个问题我先留着,等你把问题补充完整后,譬如时间、地点、人物,另外该事件的真实依据,特冷僻的话,哪怕是野史,最好也备注下出处,这样的话,就算我不了解,我也会查资料看一看之后,按我个人的观点给你一个负责的答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这是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内容就是八旗兵被一伙响马吊打了。但是我们在《明史》之中看不到相关记载,因为《明史》是清朝修纂的,那些不影响历史进程又让八旗蒙羞的事情能掩盖就掩盖了,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被《明季北略》记载下来了,这才为后世所知。
1、背景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八旗兵绕过袁崇焕的关锦宁防线(山海关—锦州—宁远),借道蒙古,突入长城,一路直逼北京。
明朝末年,明军的作战能力远远不如八旗兵,所以面对着横冲直撞的八旗兵,全部龟缩在城池里防守。这就更加滋长了八旗兵的嚣张气焰,皇太极甚至纵容八旗兵四处分散去抢劫,这天一个八旗小分队来到通州城外,遇到了一伙人马,原本以为这是明军小分队,和其他明军一样看到八旗兵便逃之夭夭,哪知道这队人马竟然列队,准备进攻,故事就此展开。
2、经过
八旗兵入关以来,明军都是望风而逃,现在突然遇到挑战者,八旗兵也来了兴趣。
八旗小分队约600余人,挡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明军,而是准备投军的响马,总共只有12个人。
以往的作战优势和人数优势让八旗兵产生了轻敌的想法,毫无顾忌地发动了冲锋,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箭雨,箭无虚发,八旗兵纷纷落马。
八旗兵震惊了,他们第一次感受到明军有这么精湛的箭术,连忙勒马停止冲锋,和这12个人对射,奈何这12个人的骑术以及箭术都非常高超,八旗兵不断落马,而这12个人毫发无伤,眼看打不过,八旗兵拨马便逃,这12个人紧追不舍,不断放箭,最终射杀了400多人,才停止追击。所有的经过都被记载在《明季北略》中,12人的头领叫商敬石,最后他们都加入了明军,参加了抗清大业。
3、说大不大的事情
其实这是一件小事情,为什么说它小呢?
对战双方,八旗兵600人左右,响马才12个人。相比较于十数万人的军团会战,这点人马确实是小打小闹。影响太小,“己巳之变”,皇太极率10万大军入关,一路摧古拉朽,虽然最终被袁崇焕等人拦在北京城下,但是他威慑大明朝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所以说这件事情的胜利对整个大局没有一点影响。商敬石等人在后来的抗清大业中再也没有突出表现,他也就淹没成了历史中的一个小人物。4、说小不小的事情
但是,在明朝与清朝对抗的大背景下,这件事情就不是一件小事情。
萨尔浒惨败之后,明军就进入全线防守,被动挨打的阶段。
己巳之变之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从长城到北京这一路来,清军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阻挡,野战更是一场没有发生,此时明军的气势已经完全丧失了。
于是主动出击,而且在野战中以巨大的人数劣势战胜八旗兵就显得尤为可贵,在一定程度上它能鼓舞明军士气,这也是《明季北略》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不得不说是明朝的悲哀,偌大的王朝能拿得出的野战案例竟然是12个响马创造的,但是这对整个帝国的黄昏于事无补,只能目送大明朝走入深渊。
上一篇:鲜活鱼块不炸怎样做才好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