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胸襟和胆识?
孩子,胆识,胸襟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胸襟和胆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是孩子的胸襟和胆识,除父母亲的教育和引导外,其更主要的在于孩子从阅读书籍(好的书籍)中吸收营养,获得知识,从增长见识中得到自我革新和自我升华。一个孩子的胸襟和胆识,家长(包括老师)的正面教育是重要的,但更多的是让孩子从丰富的中国历史故事中,从外国的名人传记中可获得有营养的东西,这个作用是更大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如《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那孩子看毕这个故事后总认为心胸狭窄不好吧!
“胆”和“识”是辩证的,有“识”才有“胆”。那么这个“识”,除自己亲眼所见,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外,还必需从阅读学习中获得。所以,要使孩子胆识过人,胸襟开阔,就必须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
怎样培养呢?
1.多教育孩子读书,讲清读书的重要性。
2.父母示范引导。父母应手不释卷(这有点强人所难,家长因工作和习惯的不同,因而会对书籍的喜爱程度有所不同;这也不能千篇一律)
3.父母亲为孩子创造热爱读书的氛围。如引孩子上图书馆,让孩子见识各种各样的图书,见识那些热爱读书的人。
4.家长和孩子一块儿阅读,一块儿欣赏书中的故事内容。
5家长给孩子介绍好的书籍,限定孩子阅读的数量等等。
经过这样不懈的努力,以达到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最终为孩子形成开阔的胸襟,过人的胆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谢谢邀请。
针对您提问的关于《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胸怀和胆识》的问题:
本人认为,要培养孩子成为有胸怀有胆识的人,首先必须从家长的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做起,父母要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从优良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贤等行为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品德兼优的行为模范。
从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角度做起,让孩子从小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产生新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平时引导孩子在课外时间多看书,诸如《少年时代的毛泽东》、《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少年维持特之烦恼》、《我的童年》等书籍为孩子提供了学习楷模,使他从小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树立远大的理想,开拓孩子的眼界,让他们的思想不再局限在这狭小的世界里。另外,父母要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呼吸大自然的气息,锻炼孩子自小到大独有难得的心性,宁静独处,和谐相处,陶冶孩子的情操,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家长要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成长。因为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可提高他的耐受力,同时也能磨炼他的意志力,让他们自小经历然后自己明白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长大以后,不会经受不了小小困境及逆境。让他们长大之后处于社会中做任何事情都能设想周全,三思后行,成为一个适用性较强,同时又有胸怀有胆识的理想人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易行难! 任何事情需要去体验,一个是内在突破和外在影响,另一个需要去实践,你看的多自然就有所感,带着思考去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发现问题,我们看了太多的人生感悟,无非不就是自己改变现在所处的环境,然后去克服困难,最后获得他人的认可,然后越走越顺。每个任何人可以左右孩子的一切,包括父母,想想孩子一边按照你给规划的路径在走——从小学,然后上完中学,最后又走完到大学!一步步的到最后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大学结束后给说一句加油,努力去干吧!
所谓胆识、胸襟,就是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就是一个人的格局!
所以从小就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一段人生旅途,你没有方向和目标,哪怕你会风顺一阵子,但终会迷失在原地,思路为何?就好比很多中年危机,老来不顺,为了咱们孩子能够多历练,多一点放手,多陪伴一些,给予家庭的温暖,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学习家长的行为。
可以私信,共同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缺一不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读书,读好书,艺高才敢胆大,空有胆量只会蛮干,还是读书好。
上一篇:男朋友说要贷款买一辆我喜欢的车,结果他妈不同意他就不买了,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