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文化中,螃蟹为什么叫螃蟹?与大禹治水和古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什么关系吗?
螃蟹,大禹治水,巴解中国文化中,螃蟹为什么叫螃蟹?与大禹治水和古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什么关系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捕鱼。相传,中国人的先祖伏羲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采野麻搓成绳子,用绳子织成渔网,开始教人们捕鱼捉鸟。于是有了《史记·三皇本纪》中的“结网罟以教佃渔”一说。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这又为中国人的菜肴里增添了一味难得的食材。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以小麦和大豆作为原料,可做成的菜肴分别为80例和81例。中国人吃螃蟹的历史也是相当早的。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一年发生了蟹灾,一个叫巴解的监工,使用开水烫蟹,没想到烫死的螃蟹竟然发出了诱人的美味,于是巴解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螃蟹的美味迷倒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甚至如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明知道自己背上发疽,食蟹会引发中毒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与好友王昌龄品蟹对饮,最终导致毒发身亡的下场。可见为美食而死,已经成为那个时代里“吃货”们的一种性情写照。
古人给螃蟹起了四个名字,“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壳;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吃货不可怕,就怕吃货有文化。它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一只螃蟹,而你们却叫它无肠公子、横行介士、菊下郎君。“无肠公子”蟹的这个别号,最早大概见于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唐冯贽《云仙杂记》亦云:“蟹曰无肠公子。”可见晋唐时代都有此称,唐代唐彦谦有《蟹》诗,曰:“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巴解吃蟹的传说,蟹是巴解的“解”字加“虫”而成,不过传说的出处不详,可能是民间故老相传。
如果是从字形来推断,把这两个字分解开,就是两个“虫”字,再加“旁”和“解”字。
先看虫字旁,是因为古时候把毛羽鳞介飞禽走兽分为五虫,螃蟹属于“介虫”这一类,体型也比较小,就用“虫”字旁。
再看“旁”字,旁是旁行,也就是横着走,就像你拍照的时候,摄影师让你旁边走点,你就会向左向右横着走一点距离,这个就是旁行,因为螃蟹是横着走,所以得名为“旁”。
最后看“解”字,解是解壳的意思,这个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脱壳,我们知道螃蟹要经过很多次脱壳,才能长成熟,所以称为“解”,第二种是剥壳,吃螃蟹的时候需要剥壳吃,吃完留下一堆壳,也称为“解”。我们更倾向于第一种意思。
——以上内容出自公众号【田老头大闸蟹】,希望有帮助,欢迎关注!
大闸蟹链接https://k.koudai.com/FAZL3Ira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为什么叫人??猪又为什么叫猪??
万物名字定义都是人类赋予的不是嘛??
至于个大禹治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没有关系,这估计要追溯历史,以求实证,估计如大海捞针,沧海一粟。
上一篇:如果你想到一个很好的名字,注册公司来保护好还是商标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