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清的皇位继承问题,康熙都没有处理好,雍正是怎样巧妙解决的?
雍正,皇帝,康熙大清的皇位继承问题,康熙都没有处理好,雍正是怎样巧妙解决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清的皇位继承问题,康熙都没有处理好,雍正是怎样巧妙解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康熙这样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处理好呢?
因为清朝在康熙之前,选择皇位继承人是没有制度的,既不是蒙古的幼子守灶那般,更不是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都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选择。
说白了这种环境下,也就是说只要是皇子人人都有机会。
正因为长期以来形成这种观念,所以康熙用起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以后,事实上形成了满洲观念和汉人观念的冲突,很明显康熙并没有把握好其中平衡,以至于出现了九子夺嫡。
雍正继位以后,知道父亲康熙失败的原因,所以别出心裁的在之前满洲特色也就是皇子人人有机会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由此创建出秘密立储制度。
所谓秘密立储制度,不看你是不是嫡长子什么的,很简单只要是皇子就有机会成为皇位继承人,但为了避免大家自相残杀,所以由皇帝悄悄地内定,写在诏书上,然后死后由王公大臣共同开启,揭晓继承人到底是哪位皇子。
这样一来,还是延续之前的观念,是皇子们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皇位继承人,给大家希望。但到底由谁继承皇位,由皇帝考验以后内定,至于是嫡长子呢还是庶子呢,都由皇帝说了算。
可以说雍正相当聪明,在之前清朝形成的传统观念也就是皇子都有机会登上皇位的基础上,稍微一改动,的确是皇子不分嫡庶都可以成为皇位继承人,但由皇帝内定,是相当高明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雍正皇帝集自己的经验巧妙的,顺利的把皇位传给了乾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康熙的心理来说吧。
本人是千古一帝,儿子众多。在这么多儿子里,除了精心培育的太子,就是老四和他最亲近。那么多孩子里,因为老四是过继给佟贵妃的,从小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长大,比起从小在外长大的大阿哥,由惠妃抚养的老八,自己娘亲养大的十四,很小时失去母亲的十三,那都是幸福的,而且半嫡之子的身份,可说是除了太子之外,他是最尊贵的。想想,对于你自己带大的孩子,和从小只是看看没带过一天的孩子,哪个更疼爱?那自然是你自己带大的,有感情。同样,你也可以理解德妃对于十四的感情,那也是小儿子更贴心。
对于这么多孩子,皇位只有一个,他知道吗?他那颗心,对于自己的儿子如何,那肯定心里有数。但是选继承人,是需要耐心和眼光的。太子这件事上,他已经耗费了太多的心里,最后仍然保全了太子,可见他内心是知道,自己和太子之间的问题的。江山不是靠智慧,更多是能力和心机。这点上说,他不会允许老八可以收买人心,或者也清楚,十四和老八之间的关系。
在兄弟里,老四是个异类,曾经以为自己远离了权力,安心做富贵闲人,或许是这种能力,或者是对儿子的理解,让康熙有了自己的选择。从史料上看,要作假也不会那样容易,他的心思,难道就看不出谁好谁坏?
其实历史真相是什么,只能是考证和证据说明一切。雍正本人在历史上是冷面总裁,闷骚,不喜欢解释,不同于其父亲的大度和开阔,名声自然不好不招人待见,但他不在乎,确实是守住家业的一把好手,康乾盛世如果没有雍正的积累, 没法有后来的天朝物产丰富,但也不能否认,一些因素在起作用。只能用一句歌词,再拒于温柔的骨,难逃爱的命数,在历史是,再拒于冷酷的帝王,难逃历史发展的趋势,该登基的人始终会登基,天命难违。这个是事实,没法说如果。
我们知道雍正,在选择接班人方面就容易多了。原因就是虽然贵为皇帝拥有四海,但是他清心寡欲只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而十个儿子中有六个是早夭的。成年的只有弘时 弘历 弘昼 弘曕这四个皇子,而弘曕生于雍正十一年,(雍正在位只有十三年)所以弘曕可以排除在外了。那么就只有弘时 弘历 弘昼三个了。用现在职场的说法就是三选一,那么我们雍正平常的一些做法能看出他心有所属吗?
作为长子的弘时在雍正继位的时候已经二十岁,而当时的弘历只有十三岁,弘昼十二岁。从这里看弘时可以说头七年是雍正的对子,而且古时候有传长不传幼的说法,按照我们正常想法弘时应该是优先选择的对象这也是弘时的优点。而弘时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他的母亲是汉人,大清没有立汉人子嗣的先例,从这方面可以说弘时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雍正为了防止出现他老子时期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设立了秘密建储制度。虽然是秘密建储但是从雍正平常的做法中就已经揭晓了谜底。例如雍正元年 二年都是让弘历去祭扫康熙的景陵,而这样的做法基本上当时的官员都能猜的出来,雍正让弘历继位。作为哥哥的弘时肯定心里难以接受(估计和现在要二胎的小孩一样的心情)所以他时不时的倒向雍正的政敌他的八。
弘时的做法显然触及了雍正的底线,在雍正三年把弘历过继给了老八,直接剥夺了弘时继位的可能性,而且把弘时划到的敌对面。
纵观雍正王朝,雍正可以说是雷厉风行,对该打击的绝不手下留情,而他的这种做法对当时的贵族社会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而且他的继位者弘历也可能有些许的不满,在继位后释放了老十四,恢复了弘时的地位。而弘昼或许是目睹了太多同室操戈的剧情,直接干脆当了一个糊涂王爷。
上一篇:今年8月,蛋价还能破五冲六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