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平献上的谋略并不比张良差,为何论能力大家只认张良?
刘邦,项羽,都是陈平献上的谋略并不比张良差,为何论能力大家只认张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陈平献上的谋略并不比张良差,为何论能力大家只认张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的鼎级谋士,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们两个人的奖赏却完全不一样。张良的奖赏更丰厚。他还被刘邦视为,汉初三杰之一。另外两个,是萧何和韩信。
因为陈平的奖赏没有张良的多。这是不是就等同于说,陈平比不上张良呢?
这个问题不应该这样看,张良之所以更加受刘邦重视,立的功劳更多。是因为张良加入到刘邦的阵营之中比较早,他是在刘邦反秦的时候,就跟随着刘邦过。虽说那时候他还不是刘邦的部下,但是,张良和刘邦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双方对彼此都认可。
在鸿门宴上的时候,张良还救过刘邦的命。
张良真正的归顺刘邦,是在鸿门宴之后。项羽平定了天下,把刘邦封为了汉中王,刘邦在汉中得到韩信,杀出汉中到达关中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时候,张良成了刘邦的部下。
这一时期,也正好是楚汉争霸的开始。
陈平则不一样,刘邦当年参加鸿门宴的时候,陈平是项羽手下的一个重要谋士。并且在宴会上,陈平是和刘邦有见面的。
在刘邦给项羽争霸天下后,项羽让陈平把守原来的韩国这一片土地。
很可惜的是,这块地方被刘邦给打了下来。陈平怕项羽追责,所以,他就跑到了刘邦的阵营,投靠了刘邦。
直到此刻,陈平才开始为刘邦效力。
他不像张良,张良早在刘邦反秦的时候,就为刘邦出谋划策过了。
我们再说一下,到底是张良厉害呢,还是陈平厉害呢?下面我们通过他们给刘邦出的主意来判断。
刘邦杀出汉中,来到中原和项羽争霸,他就召集了四十万大军,攻打项羽的都城彭城。那时候项羽正好在齐国和田荣干仗呢。
当项羽听说刘邦把他的老家给占领之后,他就带领了三万骑兵杀了回去。
刘邦的四十万大军被项羽打了一个大败,刘邦更是连命都差点丢了。
这时候的刘邦手里已经没有兵了,他只要投靠自己的小舅子,也就是吕雉的哥哥那里。因为那里还有几万人马。他想要东山再起。
这时候的刘邦是很沮丧的,对于刘邦来说要打败项羽真的是太难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张良告诉刘邦,若是你想打败项羽,只要联合三个人就可以了。
一个是韩信,一个是彭越,另一个是英布。
韩信是刘邦的部下,争取他是没问题的,彭越是刘邦的合作伙伴,也没问题。唯独这个英布,因为英布是项羽的大将。
但是,刘邦还是采用了张良的计策,策反了英布。
最终项羽就是在韩信、英布和彭越的联合下,被打败的。
所以,张良的建议都是战略层面上的,他看的很远,只要刘邦按照他的战略来,就不会出错。
我们再看陈平,陈平在楚汉争霸中,为刘邦建立的最大功劳,就是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
项羽怀疑范增,范增气愤之下,离开了项羽。项羽就像没头的苍蝇一般,被刘邦南北战场来回调着打,项羽没有了范增,真的是吃尽了苦头。
最终项羽就是在失去范增后,很快败下阵来的。
我们说张良和陈平的这两个事。就是为了说明,他们一个是战略性的人才,一个是战术型人才。所以他们两个的功劳是不太好比的。
但是,张良的功劳,肯定是 比陈平大的。因为张良加入刘邦比较早,还救过刘邦的命。所以,这一点陈平没法给他比。
再加上刘邦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句话奠定了张良是刘邦第一谋士的地位,也正是这句话成为了古今很多谋士的毕生追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肯定一点的是二人皆为千古难遇的谋国之士,其个人风采也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不能简单的为他俩定义谁比谁能力高,只能就其影响力做个比较。当然,一般而言,主流上还是承认张良的影响力要略高于陈平,这是因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点:张良所学有后世传承,而陈平没有。张良当年刺秦失败后,心灰意冷,好在人品不错,经过了当时兵家大V黄石公的‘桥头三纳履’测试,被授予了《太公兵法》(就是俗称文韬武略的六韬),并以此成功。虽说张良本人没有什么出众的著作留下,但这本《六韬三略》至今流传,期间为各个兵家及思想家必学之书,作为这本书的成功代表张良,影响力自然也就跟水涨船高了。而陈平所学来历不明,根据我的推测,应该是和苏秦一个路数,很大概率学过《阴符经》,但毕竟不能确认。而且即便真是《阴符经》,也是作为冷门传世,所以二人在思想传承上陈平就落了一招儿。
其次,再看二人学的都是什么。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早已经因为孙子兵法的问世而变的不讲‘道义’,再没有当年所谓的‘鼓列成行’之说,基本上不敢说都是‘兵者,诡道也’这一套,但最起码也有个原则性方针,叫做‘以正合,以奇胜’。换句话说,老实人是不存在。所以很多人简单的说张良是阳谋,陈平是阴谋,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就从张良所学的几本著作中可以看出,张良也会阴谋之术,不过二者的区别是,张良将阴谋之术作为一种战争手段使用,所以评论其手段也就变的无其是,也无其不是,而陈平则不同,譬如离间范增,扮女人脱困(骗项羽),计坑韩信等等,从这点可以看出,陈平干的都是一些对人不对事的‘密室图人’这类勾当,虽说也是卓有成效,但相对于张良的‘奇正’之道,陈平的‘暗室谋人’就变的多少有点上不了台面了。
第三点,二人出身不同,陈平有历史污点。张良是韩国人(我这么写会不会被韩国人抢注?),而且是贵族,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时候,主动刺杀秦始皇不成(可见张良也会阴谋事吧),继续投刘邦反秦,一直到最后成功,所以算的上功成正果,从一而终。而陈平不同,出身一般不说,没出山时就先背了一个‘盗嫂’的污名,而且还是先投的项羽。又因对老板不满意,就跳槽到老板对手阵营里,再为现老板出谋划策弄死原老板,虽说最后都是正果得成,各居相位,但陈平有此历史污点,便被后世欲入仕居相的读书人忌讳。所以读书人谈良相谈榜样时自然都想做张良,要有谁敢高喊一声‘我要当陈平’,是不是就有点怪怪的?而史书为读书人所著,心有偏颇之下,自然陈平要落下风了。
上一篇:为什么有人说感情没有道理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