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样做能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孩子,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做能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知道为错误事情负责
父母要告知孩子,如果做错了会有什么后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个要让孩子自小就知道。著名幼儿教育家卢梭就主张自然教育法,让孩子自己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说,孩子总要用手去碰热水,父母总是拦住他,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拦住,而是放任孩子去犯错误,如果他被烫到了,他下次自然就不干了,当然这种方法有限度。比如电就不能试。一点小惩罚可以,太大的伤害父母还是要注意。反正,就是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做错了,是要受到惩罚了。他心里就有谱了。
第四,要告诉孩子社会规范
遵守社会规范,是孩子走向社会的重要前提。一个遵守规范的孩子,最少是个文明的孩子,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做才能尽量使自己的孩子不成为(或接近)“熊孩子”呢?
说难也不难。都说父母的教养是孩子的素养,说出来一定有人不服气——可是,这话有错吗?
有个网友吐槽说:当年他初中的时候,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所以没有写完,第二天作业没交,罚站!OK,没问题他站着。但这老师竟然说:他父母是垃圾,没教养才有他这样的学生。你们觉得我能忍吗?我当场就抄凳子和这老师打了起来,整整一星期,凡上语文课不是和老师打就是和老师对骂?因为他骂了他父母也没敢去他家告状。
这样一个案例,开始我还真不好怎么应答。或许只想讲,本来你是对的,现在却大错了,你的性格暴露了你的本性,从小家教还真是有问题(有缺失)!本来老师这么因此一次缺交作业就这样骂学生(家长)肯定不对,但此学生竟和老师对打、对骂,采取的是下策中的下策!
父母的影响力是不够。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家教特别严,自己学习成绩也较优秀,敢与老师对打、对骂的,那是明天不想来上学的!
大家都知道,玩游戏要遵守规则;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有公德;人多要排队,按先后秩序来……
当然在课堂上,更要遵守课堂纪律。凡事要讲规则,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最轻也要受到扣分或罚款等处罚的……
家长在家也宜建立家庭奖惩制度,模拟社会上的奖罚,并让孩子牢记于心,坚决按规则办事!
比如孩子在外面犯了错,按照家规必须接受什么样的处罚;孩子做了好事,按照家规同样可以得到褒奖……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位熊家长,这点应该是没人有质疑的。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只会一味地支持偏袒自己的孩子,经常会打击别人,而孩子的性格又较不好,这个孩子必将离熊孩子不远。
这种家长一般会说,孩子我们知道,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打人;孩子还小,懂事了就不会;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全是我家孩子错;芝麻点小事,没什么了不起的……而当某些家长表示极大愤慨的时候,这孩子的父母竟所言可以来“大人PK”,这种家长最终吃亏受害是他自己。
熊孩子绝非天生,后天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场所。最有效的教育是家庭最初的好引导(孩子出生后1000天),最好的教养是父母的身正示范!那种被孩子牵着鼻子跑的、大事小事都会依他、顺他的家长,“老子”迟早会成“孙子”。
不信,你多观察观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熊孩子,典型的就是没有规则意识,表现为做事很乱,容易打扰到别人。
要想让孩子不成为熊孩子,首先家长要有规则意识。但是仅有规则意识还不够,还得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去练习控制自己。
有不少家长苦恼:父母本身都是素养挺高的,平时也注意管孩子,可是孩子还是经常惹事,成为“熊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比如我有一个校友是高中的化学老师,她就很为自己的孩子苦恼。小朋友3岁,可是经常控制不住地打人,扔东西。这该怎么办?
实际上,孩子小时候会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打人的情况,只要引导得好,很快就会过去的。那么孩子忍不住打人和扔东西,说明他的内心想摆脱束缚,他觉得被控制了,所以反抗。
要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生活中一方面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有秩序的生活,养孩子有生活的次序感;另一方面要做到“温和的坚定”。意味着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大人不要跟着发脾气,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保持冷静,心里面要清楚这是孩子很自然的一种表现。孩子小时候经常会有各种需要,如果是不合理的需要,家长一方面要告诉孩子不可以,一方面要能够承受住孩子的一阵子的脾气爆发。
当孩子发现自己发脾气也无济于事的时候,ta就会慢慢学会配合大人。
最后,家长经常陪伴孩子,用心地和孩子在一起,那么孩子在感受到足够多的爱意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情绪积压,也就不容易爆发。所以,改变熊孩子的办法,比较好的方式是多陪伴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秩序,让孩子明事理,懂得互相尊重。
这些需要的是体验,不是简单的跟孩子说道理能够讲通。熊孩子之所以乱,是因为心中感受不到爱。您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只是你眼中的孩子,其实他(她)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他(她)们也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尽可能的和他(她)们成为朋友,只要是对的就支持他(她),信任他(她),鼓励他(她),爱他(她)并且保护他(她)。。。
上一篇:酒后常做4件事,离猝死会很近,长寿之人往往有3个好习惯,具体指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