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9普洱茶滞销已成定局,市场仍有炒作之风,是强驽之未还其他目的?大神请指教?
普洱,普洱茶,古树2019普洱茶滞销已成定局,市场仍有炒作之风,是强驽之未还其他目的?大神请指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019普洱茶滞销已成定局,市场仍有炒作之风,是强驽之未还其他目的?大神请指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茶人兄弟。2019普洱茶滞销已成定局,市场仍有炒作之风,是强驽之未还其他目的?这个问题茶人兄弟来回答一下。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普洱茶产量达15.7万吨。随着国内普洱茶市场增长,2018年普洱茶产量将超17万吨。
从2010年开始,经历了3年低潮期的云南普洱茶业,在引入“古树茶”概念之后迅速实现了全面复苏。古树茶具有原生态、产量稀少、品质出众等特点,因此价格也相对更高,价格动辄成千上万,于大多数茶友而言是遥不可及的。茶友们都陷入了选择困难:价格几十上百、甚至成千过万不等,这么多不同价位、产地的“古树茶”,究竟哪些才是真的?
古茶树的生长周期较长,历经百年沧桑岁月,仅有少数能够留存至今。根据各种官方数据显示,大多数山头和村寨的古树春茶产量不过几百公斤,这就不由让人心生疑惑:市面上那么多包装上印有“古树”的普洱茶又产自哪里呢?
如果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层面来看,相比台地茶和乔木大树茶,古树茶的内含物质更加丰富,因此转化空间更大。然而,在确保工艺正确和仓储适宜的前提下,存储年份一致,很多标榜“古树”的普洱茶,其转化效果甚至不如普通茶品,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商家过度炒作、茶友消费越来越理性、行业信息越来越透明……种种因素累积叠加,共同导致了现在“古树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所以说,对于茶叶爱好者,不必过度追求名山古树,茶无尚品,适口为珍。没必要花那么多冤枉钱,交学费啊。
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茶人兄弟的分享能够为你带来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的确,目前来说普洱茶的销售有些疲软,但如果仓促的定义为强弩之末到有些危言耸听了!
众所周知的原因,国际经济环境近几年不甚理想,再加上毛衣战的影响,国内的经历环境也压力不小!大部分国人一夜之间发现钱不够用了!到处缺钱!!!于是只能压缩很多方面的开支!而作为轻型奢侈品的古树山头茶也是压缩的对象之一。以前可能每年买个好几桶,部分喝、部分存。今年估计只是买了喝的部分,甚至减少了喝的部分,而用口粮茶来替代!这无形中也降低了古树茶的整体销量!
经济状况迟早要反转的,那么云南普洱茶的市场会重振辉煌的!毕竟茶代替各种饮料是大势所趋,而且干净安全的普洱茶一定会独占鳌头的!尽管当下有些萎缩,但不至于崩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真正拥有好茶的人都知道,普洱之所以被称为喝茶的终点,是因为具有品饮和收藏的双重魅力。因此,普洱茶又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
喝茶这些年,接触过不少早年收藏普洱的真正茶友。大多数拥有好茶的人,至少亲身经历过2007年、2014年两次普洱供大于求的“七年之痒”。而每一次市场洗牌,却又成就了这些真茶友收藏好茶的最佳时期,洗洗更健康。
因为普洱在真正茶友的眼里,远远不止是一饼饼着急在路上的绿茶化牟利工具。而是岁月悠远的时间沉淀,是一种守得住未来才会拥有未来的慢生活方式。
每每遇到经历过风雨的老茶友,常会听到一句话:慢慢来。潮水褪尽,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同样在他们眼里,市场化经济下普洱有泡沫是必然的。也正因为茶文化多年来的低门槛、无量化、不规范、一拥而上、以次充好、漫天要价的缺乏行业标准,才会出现显然已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一次次自我换血中清理急功近利心理病毒的传统行业方式。
茶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行业。有茶生存的历朝历代,从来就不乏叶公好龙、附庸风雅之辈。哪怕是寻常茶会中,也无处少不了复制粘贴朗朗上口的抄袭者。在他们眼里,喝什么茶不重要。普洱,无非只是换一种方式作秀的道具而已。从得到相比失去的经济角度看,普洱显然是贵了。
当然,也不得不谈及“茶道”的初心。回归本质,无非从茶入道。那好茶当然又是不贵的。
更贵的,可能是眼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目前的市场现象来看,今年普洱雨水少,产量低,应该是普洱茶涨价的行情,最后却变成滞销。应该是虚假炒作导致,特别是普洱古树茶,价格偏高,利润空间大,这就滋生了一些人以次充好,茶里混其他茶掺假的现象,导致想买正宗普洱茶的不敢买,卖正宗普洱茶的卖不出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的茶只能呵呵。居然有五年茶拼2年茶和当年茶压的饼,乱拼一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