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龙虾养殖如何做到出早苗、养大虾、创高产、赚大钱?
小龙虾,池塘,性腺小龙虾养殖如何做到出早苗、养大虾、创高产、赚大钱?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性腺发育的五个阶段
卵巢发育分五个阶段,性腺呈现不同的颜色:苍白、黄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在第五个阶段是打洞产卵高峰期。
3、促进小龙虾打洞
(1)炕田时降水
坂田上无水后,沟中降水至最低水位(7-10天逐步降至10-20cm,不能放干水),促使小龙虾层层打洞,合理利用田埂资源。每个池塘的种虾性腺发育程度都不一样,需要检查龙虾的性腺再确定具体降水时间。
(2)人工洞穴
在降水的过程中沿水线使用木棒打15-20cm深的人工洞穴,给小龙虾提供半成品洞穴,小龙虾只需继续打洞并把洞用泥帽封住即可,这样可以保存小龙虾体力。
(3)清除野杂鱼
炕田时期水位低,适合清除水中的野杂鱼,这时期水温降低,对已打洞的小龙虾几乎没有影响,安全。
二、小龙虾卵孵化的管理
1、水位控制
小龙虾打洞后,稻田的沟里需要一直保持低水位(10-20cm)一段时间,使龙虾一直待在洞里产卵,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30天。
2、加水促爬
待洞里的母虾已产卵后(挖洞看母虾产卵情况),田里开始上水,逐步将水位加到最大,整个加水过程可持续一个星期,刺激洞内的母虾出洞,将卵带出,在水中摄食孵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技术活,我感觉养殖需要做好前期准备,没有学到技术不要轻易下手,下面我分享一下个人意见:
1:调水解毒
稻秆腐烂、清塘、杀青苔、杀虫、底泥释放等带来的毒素以及含有毒素的外源水,直接影响小龙虾苗种的成活率、蜕壳及生长。严重时会引起小龙虾打洞、上草、爬边,甚至死亡。
2:定期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1)稳定水质,为小龙虾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2)肥水溶氧丰富,稳定积温,利于小龙虾吃料。
(3)肥水长草,养殖前期正值水草生根发芽旺盛期,对营养的需求较大,需要定期持续施肥。
(4)肥水能够有效抑制青苔,还能避免水清水瘦对小龙虾苗带来的光照刺激。
3:控制密度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合理密度,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养殖无益。一定的池塘条件,对生物的承载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池塘承载的生物对水质的污染超过池塘调节能力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养殖问题。
小龙虾密度过高时,易出现底质水质恶化、缺氧上草死亡及水草大量被夹断等情况。在每年5月份小龙虾发病阶段,密度过高会加剧小龙虾的交叉感染,加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密度高的池塘,要加大增氧力度,及时起捕一部分小龙虾,减少密度过高对养殖带来的负面影响。
4:早投喂
小龙虾苗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跟前期的营养积累有关,适量的投喂能增强小龙虾苗体质,提高小龙虾苗种抗应激能力。当水温比较低的时候,虾苗虽然很少摄食,但是不代表不摄食。
尤其当气温回升后,小龙虾食量逐渐增加,开春要注意及时调整投喂量。早投喂能提前“早虾”的上市时间,稳定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龙虾产未来业发展趋势为苗种科学化、技术标准化、加工精深化、模式多样化。预计未来3-5年小龙虾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人民币以上。实际上,小龙虾产业现状具有近创新、跨界、生态、产业化、养殖面积快速扩张、总产量缓慢增长的特点。单产与实际高产相差悬殊,高产养殖技术普及远远不够,急需普及。
首先,熟悉小龙虾的基本特性,才能养好小龙虾!
夜行性:
白天躲藏在深水区光线较暗的角落、草丛或洞穴中,夜晚出来摄食活动。“白天看不见,晚上出来多”,因此,我们投喂、观察都应该在晚上进行。
掘洞性:
小龙虾在繁殖期和越冬期喜欢掘洞,并且掘洞能力较强,因此堤埂面要宽,以防打穿、漏水、跑虾。
攀援性:
小龙虾爬行能力较强,阴雨天气或水体出现缺氧、污染和缺食,就会爬出水面。因此岸上要有防逃网,水下进排水口也要注意防逃。
杂食性:
大规格的成虾和幼虾喜食肥嫩多汁的植物,因此养殖小龙虾要种好水草。在不同生长阶段食物都要多样化,喜食动物性饵料。
争斗性:
争斗能力弱,要注意防敌害。敌害防控不好,产量就会很低。只有鱼苗和小规格鱼种可以和小龙虾混养,其他多数常规鱼类到一定规格就有可能会吃小龙虾了。
脱壳习性:
只有脱壳小龙虾才能长大。脱壳时在浅水处,因此养殖水体应有深有浅,水质要良好,食物要丰富,隐蔽物要多,结构要科学。
繁殖习性:
一年一次,在秋冬季繁殖。出苗时间比别人早,上市就早。
高要求性:
小龙虾如果想要生长速度加快,则对PH、溶氧、温度、食物等环境的要求高。比如食物要丰富,隐蔽物要多,水体PH值保持在 7~8.5 ,溶氧在5mg/L以上,最佳温度在17~ 31℃。
补充:
小龙虾和常见鱼类对溶氧的要求:
5.00mg/L 鱼虾生长良好
0.65mg/L 小龙虾死亡 (硬壳虾)
1.68mg/L 小龙虾死亡 (软壳虾)
0.45mg/L 鳜鱼死亡
0.20mg/L 鳙鱼(花鲢)死亡
0.10mg/L 鲫鱼死亡
由此可知,小龙虾对溶氧的要求比常见鱼类要高很多。如果在脱壳阶段,溶氧低于3mg/L,脱壳死亡率会大大上升。
小龙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的“三言、五变、九关键、十注意”
三言:
1.夏秋放种,春季补苗;捕大放小,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