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代古都,为何一些都建在北方?
王朝,都城,都是中国历代古都,为何一些都建在北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当时最明显的问题来说,定都南京首先就有偏安之嫌,对边患诸事有鞭长莫及之感,所以最初朱元璋意属临濠(今安徽凤阳),即便在劝说之后,也定了个中都(凤阳)、北京(开封)。再之后考察陕西,就客观因素总结,最终朱元璋发现,南方已呈重心,而北方边患又客观存在,所以旧时长安地,今再难为都。此后朱棣也由于北伐的客观需求才舍南定北。
应该说军政问题在哪里,历朝天子们这定都就在哪里。从这点看,知难而进、坚韧不拔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
或者有人会以清朝为例反驳这点,然而从根本看,早期满清政权面临的也多是北方问题,如喀尔喀诸部、雅克萨之战等,北方问题的出现明显早、重于南方。但由于之前提到的经济重心转移,此后对南北发展在宏观决策上,满清政权出现了失衡(其实就是观念固化),加之各种客观因素,因此在乾隆之后,才逐渐出现了颓势。至于说今日定都南方,从国际形势需求看是极不现实的,与荒唐的国运说毫不相干,但由于太敏感,便说到这里为止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北方被游牧民族侵扰,有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二,宋朝前北方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宋朝才开始南移。
三,不管是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汉族政权基本都是北方人建立的,当然设在北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就让我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
在古代,一个经济中心即政治中心。从历史记载可以得知,黄帝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发展生衍。开始了农耕经济,开始了中华文明。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从这里可以得知我们的母亲河地处北方。也就是说我们的先民开始于北方活跃。古代时我们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而农耕发展最离不开土地,随着土地的拓展,集体部落的成立演变形成了国家。我们有史可依的第一个国家“夏”也就出现了,而它的活动中心当然也就在最初的繁衍生息之地黄河流域。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先后出现了商周,这些朝代都是从先朝那里接过了接力棒,继承了先朝的国土政治经济文化,主要的政治中心还是在黄河流域也就是北方。这个时候,南方我们还尚未开发,尚属南蛮之地。到了秦始皇时期,平百越,设州郡: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方才得到了有限的开发。但是由于之前夏商周以及中间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着重开发的是黄河流域(中原),秦汉时期历代帝皇也就都把政治中心设在发现比较全面,比较深度的北方。后面三国时期三分天下,从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南方国家——东吴。而后国家一统中央集权后,过了晋隋唐北宋后,南方再次得到大力发展是南宋定都杭州。从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迁,我们可以看到。北方黄河流域是我们民族的起源地,漫漫历史长河中北方相对南方得到的开发更为全面。它所产生的中原文化底蕴更味深厚。而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古代一个文化中心即政治中心。每一代帝皇都是在继承先民打下的基础上再行开拓发展。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定都北方多于南方就是这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都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第一,文化经济:古代,“中国”的文化起源和发展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地带,国都定于文化中心,有利于文化的推广;而关中平原和河南河北,自然条件优越,军事上有山河屏障,农业生产富足,进可攻退可守,安全足以保障。
第二,外部敌患: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国家的安危决定于北方。东面、南面沿海,海外只有日本、菲律宾等,不足为虑;西南面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基本上互不侵犯;所以唯有北面、西北面的匈奴或突厥才是经常侵扰的大患。定都北方有利于指挥协调。
第三,内部稳定:南方富庶,南方人安居乐业,性情安逸不善斗,而北方生产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候,北方人性格彪悍,惯于争斗,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所以,定都中原有利于控制局势。
所以,除了东晋、南宋被迫迁都南方以外,中国的古都一直以长安、洛阳一带为中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冷兵器时代当然是身材好力量大的北方人占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广东海洋大学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