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代古都,为何一些都建在北方?
王朝,都城,都是中国历代古都,为何一些都建在北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威胁都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天子守国门定都北方很自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城定在北方,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长期以来北方都是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一带气候适宜,地势以平原为主,适合农耕发展。商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今河南一带,周兴起于今陕西一带,在当时也是水土肥沃之地。中国的经济中心从宋时才转移到南方。南方开发的比北方晚
二,从地理因素来说,北方地势平缓,而南方多水流,还有较多的丘陵,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陆运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这也意味着建都北方可以凭借便利的交通,汇集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人力资源,有利于政令畅通、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三,从政治理念来讲,中国古代讲究天子守国门。
长期以来,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政权的主要威胁,比如犬戎攻破西周、秦国和义渠国的交战、汉时的匈奴,两宋时期的金人、蒙古人等等。北方地势易守难攻,建都北方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而一旦王朝丧失北方,则外族则可以长驱直入、再无险可守。比如秦汉唐等都建都长安,不仅因为长安经济发达,还因为长安拥有函谷关等四大关,易守难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又比如宋始终未收回燕云十六州,导致始终未能成为大一统的王朝。南宋时,不得已建都临安,蒙古铁骑一路南下,南宋无险可守,一路撤退,最终无路可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因为北方人比较强悍,早年战事频发。北方是我国多民族和主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像蒙古族、满族、回族、新疆等这样人口较多、地区较大的少数民族地方。你看,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就修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这样的地方,以防止外敌入侵。
为了安抚边塞地区的少数民族,朝廷把首都建在北方,消息灵通,便于调动军队,巩固国家的国防事业。
二,中国的古老文化与历史文明主要出自于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历史文化主要起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5000年前的玉器时代、古陶器时代,到3000年左右的铜器时代,历代文明大部分源自于北方地区,在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南、山西、新疆等地。
从信仰上说,佛家、道家也从北方地区开始。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家对北方的土地多了一份亲情之感。我们炎黄子孙的皇帝墓也在北方的陕西省。从家谱查,百家姓里很多姓氏都是起源于北方。所以,朝廷在北方统治更容易控制华夏大地,具有地区与国土安全的统治力。
虽然明代皇帝朱元璋起家于南方,最后,还是搬进了北京。
三,南方的自然灾难过多,朝廷不稳国将不稳。从中国历史上的自然情况看,北方有的省份和地区,自然条件、自然气候相对比南方要好一些。远离沿海,遭受不了台风袭击的影响。夏季雨水少,不能有涝灾。更没有泥石流、地震、滑坡等自然灾难。你看,凡是过去的皇城古都,一般都不会有太多自然灾难。像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沈阳等地。
有的地方风调雨顺,无旱灾、无涝灾、无地震等,并且交通便利。
中国古牌楼建筑
石狮是皇家威严的象征
辽代的千年古塔
沈阳故宫
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庙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城定在北方,有如下几个因素。
一,长期以来北方都是中国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一带气候适宜,地势以平原为主,适合农耕发展。商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今河南一带,周兴起于今陕西一带,在当时也是水土肥沃之地。中国的经济中心从宋时才转移到南方。南方开发的比北方晚
二,从地理因素来说,北方地势平缓,而南方多水流,还有较多的丘陵,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陆运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这也意味着建都北方可以凭借便利的交通,汇集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人力资源,有利于政令畅通、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三,从政治理念来讲,中国古代讲究天子守国门。
长期以来,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政权的主要威胁,比如犬戎攻破西周、秦国和义渠国的交战、汉时的匈奴,两宋时期的金人、蒙古人等等。北方地势易守难攻,建都北方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而一旦王朝丧失北方,则外族则可以长驱直入、再无险可守。比如秦汉唐等都建都长安,不仅因为长安经济发达,还因为长安拥有函谷关等四大关,易守难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又比如宋始终未收回燕云十六州,导致始终未能成为大一统的王朝。南宋时,不得已建都临安,蒙古铁骑一路南下,南宋无险可守,一路撤退,最终无路可逃。
上一篇:广东海洋大学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