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习得性无助?有多少人遭受过?不能解决了吗?
无助,习得,自己的习得性无助?有多少人遭受过?不能解决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 把心放在事情上、而不是把事情放在心上。前者让你更专注于解决、而后者则让你感到压力或无助。有时候,让我们感到无助的,仅仅是无助感本身。所以,当再一次有“我完蛋了”这种念头的时候,试着具体化感受的源头,问自己“具体是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很糟糕?”、紧接着,就可以再问自己“那这种情况下,我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3. 学会给自己一些控制和主导权。把注意力从那些被动的、不受你控制的事情上,转移到主动的、可以自主选择和决定的事情上。比如如何布置自己的房间,买什么样的礼物奖励自己,下班后选择看电影还是吃顿好吃的犒赏自己一天的辛苦,这些微小的选择,都能阻挡无助的压抑,帮你做主你的生活。
--更多请关注头条号"壹心理学院",学习更多有趣的心理知识--
世界和我爱着你--
壹心理学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习得性无助主要表现为在不利的环境下人或者动物在接连遭受一系列挫折时就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无能为力至此消极地面对生活一种状态。
其实这种心理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研究动物提出的,他对狗进行了一项实验,将狗关进笼子里,每当蜂音器想起的时候就给与难受的点击,经过多次实验后,蜂音器再次响起的时候,在点击之前将笼子门打开,此时狗不但没有逃出去,反而倒在地上开始呻吟,本来可以逃脱但是却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如果是遭受一连串的痛苦打击,我想都会患上一定的习得性无助,这个时候需要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是能够走出困境的;
试着听取别人的意见,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经验,这样可以减少挫折概率,给自己树立信心。自我情绪管理得好,你就是成功的。
目光所及皆是祝福——大乐上师之终极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这句经典的歌词,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经典心理表现。
可能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这样的体验: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你们开始感到无力抵抗某种“影响命运的力量”。当你开始相信这种“命运”,便会开始觉得虚无,不再乐观,仿佛一切努力都是无益的。
如何对抗这种虚无的悲观感?又或者,如何帮助身边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人?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Martin Seligman经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模型: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表现在人的身上往往是, 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比如,你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孤独中,你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更加放弃与他人交流。
总的来说,习得性无助理论具有三个重要因素:
个人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无关联性,
对“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或“不希望的结果将会发生”的预期,
不再做出任何行为以改变现状的反应。
如何对抗习得性无助?
1. 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即,我们是不是错误地提前将自己判了死刑?并将一时的困难夸张成永久的困境?
2. 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3. 先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及时用它们来激励自己,及时庆祝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胜利。切身体会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本身就是一种鼓舞。研究者曾在监狱、收容所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当收容所里的人连选择睡哪张床、吃什么样的食物的权利也没有的时候,他们找工作、找房子的愿望就会进一步降低。而当他们在一些事情(哪怕是极小的事)上也能有选择、担负责任的时候,就能够逐渐完成更大的任务。
4. 有时候,让我们无助的,仅仅是无助本身。压倒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当我们满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头时,也许我们可以将它具体化一些,比如“我具体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很糟糕”,这样,我们就可以问出下一句,“现在这个情况下,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习得性无助,我们应该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内心,并且骄傲地战胜它。除了死亡本身,你的命运并非无法抵抗。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中提到,“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所以当悲哀发生时,不要沉溺于无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进入我们的生命的时刻。这些新事物会改变我们,从而改变我们未来会发生的事件。习得性无助可能真的会让你的一生一事无成,但摆脱它却能让你变成一个强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