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董卓为何不能像曹操一样取得成功?
的人,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为何不能像曹操一样取得成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此时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的董卓,豺狼之心残忍不仁更是显露无遗。在宫中,恣意践踏后宫之嫔妃妇人,在朝廷上更是朝令夕改,完全任由自己的意志下令,反复无常,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政权机器的正常运转。同时也任由自己的士兵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董卓为了聚敛巨额财富,派吕布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还毁掉五铢钱,大量发行没有纹章不耐磨损的小钱导致通货膨胀。董卓却利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更令世人不耻而感到悲愤的是,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全部焚火烧毁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物。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时之间变成一片废墟,凄凉惨景令人顿首痛惜。
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是曹操当时对董卓恶行的评价,汉朝政权被颠覆,宗庙毁于一旦,汉献帝和百官颠沛流离,尸骨盈野,哭声遍地。
董卓虽得一手好牌,自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自己荒淫无度的生活豪征暴殄,以致招天下人所恨,引来十八路诸侯的群起反抗。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最后也惨死在自己最信任的人吕布的刀下,落了个株连三族的下场!
曹操电视剧照
一代枭雄
不得不叹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眼光当事罕见!
此时的大汉王朝,名存实亡。但是汉献帝依然是名义上的正统、合法的最高统治者。谁能够夺回皇子,便能以之名义来发号施令。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筹码。
在刘协逃回洛阳的过程中,其实袁绍是最有机会奉迎献帝的,他的军师田丰也在一旁说辞。可惜了袁绍不是曹操,即便此时的他相距洛阳二百里,而曹操相距洛阳五百余里,却因为他优柔寡断、畏首畏尾而没有行动,丧失了机会。
曹操却与之不同,曹操有明察天下的眼光和当机立断的魄力,在得知消息后,当机立断决心奉迎汉献帝。在洛阳住了两个月之后,汉献帝就被曹操迎接到许昌,关中的势力皆来归附。
陈寿《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如下: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在位时,政治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对于经济建设,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在“掌控”天子之后,曹操则以兴汉之名,出正义之师,无坚不摧,无敌不克,逐鹿中原,击败吕布,大胜袁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不仅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军事实力也得到增强,为他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机会稍众即逝,只有准备充足的人才能牢牢把握住。董卓是那种机会已经握在手中,却因自身人格问题让机会溜走的酒肉之徒,曹操却是善于把握机会并牢牢抓住,并成就了一番霸业!
结语: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据州郡,逐鹿中原,企图争夺天下。虽然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曹操和董卓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董卓鼠目寸光,曹操雄才大略;董卓暴敛民脂民膏,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曹操却在赤壁大败后决定休战十年用以养民;董卓刚手握大权就废立自保,曹操直到与世长辞了也没有废帝自立,可歌可叹。所以董卓成为国贼,实属咎由自取,而曹操成了一代枭雄,名副其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董卓很清楚他要解决什么问题,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可是,由于常年偏居边疆,董卓不能像曹操一样深度洞察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结果,各种举措适得其反,死得窝囊。
董卓挟持天子时,条件比后来刚挟持献帝时的曹操要略优一些。
董卓迅速把握了精锐的凉州、并州军事集团,以及何进留下的禁军。
而当时他的对手们,多是内地的州郡兵和豪强部曲,战斗力远远不及久经战阵的董卓军。
在军事指挥能力上,乱世初临,曹操、袁绍、孙坚等相对杰出人物的实际力量还不强,诸侯中的主要人物,多是名士等“和平时期”地方官,不知兵要。
军事地理上,董卓在后方的威胁相对较小。虽然后方有反抗力量,但比地处四战之地的曹操要好得多。
经济上:董卓所在的洛阳、关中等地,还没有遭受到后来的大破坏,尚较富庶;
尤其是,在获取了洛阳武库的武器、装备、珍宝后,董卓军的各种物资得到了极大加强!
而曹操呢?挟持天子时,虽然已开始推行屯田,但粮草仍很紧张。
政治上:两人差不多,朝外磨刀霍霍,朝内杀机四伏。
总的来说,董卓面临的困难,不比曹操大,他也做了许多努力,却因为缺乏对东汉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度洞察,最终失败。
豪强:预防谁,拉拢谁?
东汉到南北朝时期,豪强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舆论上的影响力都非常强,如何处理好与这些士族关系,是历位掌权者(也包括地方军阀)的必修课。
董卓也很想处理好与这些士族的关系。他为“党锢之祸”时的人士平反,争取舆论支持;又启用有名望的人到各地担任要职。可以说,尽力拉拢这些官僚士大夫的支持。
可是,他外放出去的有名望人物,或参与反董,或割据一方。
最终,他也死于官僚士大夫集团的策划。
曹操,早年也吃过士族的亏。他征讨徐州期间,兖州士族集体叛变,迎吕布入主,曹操甚至一度想投靠袁绍。
随后,曹操找到了和士族打交道的方法。
曹操的求贤令,强调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不苛求全面。这个求贤令,并非只是为了寻找如陈平盗嫂一样的人物,他有明确了拉拢强宗的方向。
豪强,分为三种。
孔融知道世间有刘备,刘备也会激动无比!
1、拥有名士的大姓,如孔融、杨彪、袁绍等。他们拥有品评人物,推举人才的话语权。这些人,多爱惜名誉,在政治上盘根错节,影响力往往遍布全国。
2、不求虚名,务实务者。如陈登父子、东吴的张昭等人。
上一篇:民间有"吃伏羊"的习俗,你会在夏天吃羊肉、喝烧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