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正确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的,孔子,达人怎样正确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正确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出自《论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照一般的理解,这句话是说要自立而必立人,要想自达而必达人,这么理解本来也没什么错。但是细微之处不搞明白,这句话就有毒。这里面有个先后的问题,到底是先自立而后立人,还是先立人而后自立?答案显而易见。
这句话的本意是推己及人,而非舍己从人。许多读书人都犯的毛病,把自己放一边儿了,去成全别人。人家立起来了也不感激你,这样的好好先生和糊涂君子多的是,你说他读书了没有,读了一肚子书,结果越读越糊涂。
子贡就犯这个毛病,上来就想博施济众,孔子没有骂他,跟他讲道理,博施济众好啊,这是圣人啊,可是就像尧舜这样的圣贤要博施济众也力有不逮,为什么?能力有限,有些事硬是做不到啊。比如让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肉吃,这个可以做到,难道60岁以下的就不想让他们都有肉吃吗?当然想,可惜圣人也变不出这么多肉来,圣人亦有所不能啊。一个人自身没达到那个程度就想博施济众那是妄想。
孔子下面接着又说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的含义是由身边做起,你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德行修养有多高就看你做了多少事,这是一个标准,你说我学问高,对别人没一点好处,对世道人心无益,那你的学问就值得怀疑了。这与《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是一个道理。是推己及人,而非舍己从人,我再次强调这一点,并不是不切实际的无条件去帮助成全别人,你没那个能力,就算你帮助他了,别人也不当你是盘儿菜。
下面问题来了,如果连最简单的都做不到怎么办?我连身边的人都帮不了。孔子也给答案了,这就要说到另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实在没能力去立人去达人该怎么办?那就首先做到最基本的东西,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仁的开始,最初的修养功夫。
总结一下,整段话是孔子在教育子贡不要好高骛远,没读几天书就整得自己跟个圣人似的。佛家讲自渡渡他,结果好多人未能渡众生,反被众生渡,再一个众生也未必就愿意让你渡。老老实实的从自身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最初的,其实也是最终的。这句话潜在的意思是不强加于人,就是顺从别人的意愿,不违逆民意就是顺从民意,不违逆天道就是顺从天道。这其中的深意请诸君仔细思忖,不违就对了,不必再找一个顺,不欲就对了,不必再找一个欲,取其中道。所谓“己欲立而立人”自立就对了,不必再求立人。人能自立而立人自在其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本人学习研究“国学”有小二十载,越深入越焦虑。因为,发现很多人对《论语》、《道德经》、《礼记》等国学经典的许多章句都存在比较大的误解,包括从古至今很多声名远播的章句集注等,这直接导致教科书跟着错误,教师和学生以讹传讹。实在是心如刀绞!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去理解才是“正确理解”,什么意思才是“准确意思”!!
题中两句均为孔子言论。第一句出自《论语·雍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第二句出自《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家如果仅仅是想理解个“差不多”,那么,翻开《论语集注》甚至只需上网一查,便能找到大同小异的各种注解。但这个看上去的“差不多”,离孔圣人的本意差得太远。我的解读即使不等于圣人本意,也绝对别具深意,与众不同。请屏住呼吸往下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首先,从字面入手:
己:自己,自身。
欲:主观渴望,内心追求。
立:站立,挺立,立身,立业,立功,立名,立德。引申为成功、有所收获。
而:连词。连接动词时表示方式、目的、原因、依据或时间顺序等。
人:这里是相对于“己”而言,指他人,别人。
达:通达,到达。引申为顺利、如愿实现目标。
仅仅字面上,大家都容易理解,也很少产生分歧。因此,理解差别最大也就是产生分歧的地方,是句法——这也是我要讲的重点。请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句式为:
主语+(欲)+动词+连词(而)+动词+宾语。
一般观点认为,该句式中前后两个动词动作是并列关系,所以通常解释为: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
实际上,全句的第一个关键在“欲”字。“欲”为情态副词,“欲+动词”结构,表示该动作属于主观意愿、内心要求的行为,但指该行为事实上尚未发生【这是第一个重点和难点】。再看:
第二个关键在连词“而”字。在“欲+动词+连词(而)+动词”结构中,前后两个动词所代表的行为动作实际上已经划分了先后顺序,即:“而”后的动词(动作)是实现、完成“而”前面动词(动作)的条件、依据【这是第二个重点和难点】。
由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句式便可转换成同义句“为立己而立人,为达己而达人”。至此,正确意思已经显而易见了:
(自己如果想获得成功)只有通过帮助别人取得成功,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成功;(自己如果想实现愿望)只有通过帮助别人实现愿望,才能使自己真正实现愿望。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两句话暗含着一层逻辑关系、一种社会哲理: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在优化自己的生存发展环境和条件,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看似利他、最终利己——这才是圣人的深度、圣人的高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