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不听话你会动手打吗?
孩子,家长,不听话小孩不听话你会动手打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部分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会下意识地与家长对着干,在家长看来,一句话总结,就是“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久而久之,家长会从温和理性的管教方式走向强硬情绪化的沟通,如果再无交效时便会采取肢体冲突,语言辱骂,甚至伤害身体的举动。
习惯打骂孩子的家长中有大部分的人相信,除了肉体的惩罚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管束和教育孩子。中国传统教子法中有两名“至理名言”:“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要让孩子懂规矩和感恩,必须打。
孩子的家庭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1、父亲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信和自爱,青春期易出现早恋,提高离家出走的概率。
2、父亲常打儿子,性格强的男孩会出现逆反心理,不服从社会规范;性格弱的,则会变得幼稚,缺少男子气。
3、母亲常打儿子,更会造成男孩缺乏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等。
打人表象下的深层次原因。
有心理学家分析,隐藏在打人表象下的深层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父母内心极大的恐惧。他们害怕自己失职,没有为孩子把握好人生的头几关,导致他们成年后“没出息”。这份对未来的恐惧也折射出父母对自己人生的诸多不如意感,当恐惧和愤怒掺杂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父母作为“大人”对“小人”的开战。
建议家长尝试三步修练法
1、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争第一,父母最好的角色是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强项,,世上没有最好的孩子,却有最不一样的孩子。
2、修练,让自己做的更好。在孩子变棒之前,父母必须先做得更棒。你可以没有知识没有专长,通过把孩子送入学校而让他变得有知识有专长;但你不可以没有善良,没有温暖,却梦想孩子给予你善良和温暖。
3、做孩子的精神支柱。现在孩子的吃饱穿暖没有问题,缺少的是精神食粮。如果你能让孩子从小拥有好奇心,有冲动去探索,有勇气去实践,那他就有机会变得更棒。
出手打孩子容易,但事后修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很难。在家庭教育中,爱和尊重永远是底线。如果要让孩子听你的话,除了你讲的道理正确之外,你还要赢得孩子的尊重和欣赏。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说实话,我们在家里,自己家的小孩实在油盐不进是会打的,但是在幼儿园上班时,别人家的小孩是不能打,我不敢打的。
以下是个小故事
如果说我这次是一个意外事件,那我朋友儿子挨打,则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我朋友的儿子三岁时,喜欢拿家里厕所刷,当作一柄剑迎风挥舞。为了增加效果,自己还会去马桶坑里沾点水,甩的客厅里一地水点。
让我们坐下来慢慢说。三岁左右,是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一个转型。孩子们需要不停的挑衅父母的极限,从中证实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探索自身能力,吸引注意力,扩张自己的根据地。
给他买塑料剑,木头剑,甚至干净没用过的马桶刷,爸爸妈妈陪着舞,都没有用。因为儿子知道,只要他一挥马桶刷,所有的大人都会朝他靠拢。五千年前,周幽王烽火戏诸,也就这么个效果,不过结果更惨烈,丢了整个帝国。
有阵子,他们把马桶刷藏起来。问题是,去朋友家玩,儿子会把别人的马桶刷拿出来,在别人家的客厅里舞,可以脑补一下尴尬指数。
如果有可能,我真的很想知道,专家们对此有什么办法?不是分析原因,不是提出看法,而是有什么有效意见,可以改变这个客厅地板上横着一个滴水的马桶刷的问题?
后来我朋友有一次,把儿子提起来,裤子拽下来,朝着屁股啪啪啪一顿。儿子白白的屁股上,全是红色的巴掌印。打完之后,他把自己锁洗手间里,看着自己嗡嗡发麻的手,对着镜子说:“你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
从此儿子知道,玩马桶刷会屁股疼。在自己长得比爸爸高之前,这个家里还是老爸的地盘。偶然还会偷偷再玩一下,阿姨警告:“再玩,我就去告诉你爸爸。”儿子一脸不满,摸摸屁股,也就放弃了。
现在儿子已经十岁了,问他为什么那么爱玩马桶刷。已经长到一米五的半大小子一脸迷茫地摇头,“怎么可能?你们在污蔑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不听话不能简单的用打与不打来解决,教育孩子应该刚柔并济,该说的时候说,该打的时候就打。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教育孩子没有统一的方法,能让你的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家孩子小的时候就比较能磨人,一不高兴就哭个没完,尤其是能磨他妈妈,有一天我下班回家,老婆告诉我孩子在家哭一下午了,咋说也不行,我就拎起孩子把他关到了大门外,告诉他再哭就不要你了,孩子马上就说爸爸我再也不哭了,果然从那次开始孩子真的就不磨人了,说实话当我把4岁的儿子独自关在门外的时候,心里也是挺舍不得的,但是没有舍就没有得。
第二,要严与爱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该让孩子长记性的事,使用打的方法未偿不可,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偷别人的东西,采取打要比说教更为有效。
总之,孩子就像小树,我们既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又要适时的修剪多余的枝杈,这样他才能健康成长,他才能成才。
上一篇:“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