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秦琼文武双全为何却只能排在最后?
功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秦琼文武双全为何却只能排在最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秦琼对于李唐是有大功劳的,但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功劳几乎为零。在玄武门之变中,连秦琼是否参加了都是未知数。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整个过程,都没提到过秦琼!所以,在所有武将当中,秦琼的功劳最小!
第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大部分都是文臣,武将本来就少。像魏征,徐世绩等人,那都是智慧高绝之人。这些人为李世民平定地方割据政权,搞定宫廷内斗,那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秦琼在大破宋金刚,王世充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功劳,但要说凭这些功劳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前列,我认为还不够!
第四,凌烟阁只是李世民对杰出功臣的表彰和纪念的感情出发而建造的。它不是功劳排名册,也不是武力排名,更不是人品排名!
一点浅见,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功臣的排位,并不是单纯看你的个人才能,更多的是看你对大唐朝廷做出的贡献。秦叔宝死于贞观十二年,这个时候大唐的盛世刚刚开启,在随后的文治武功之中便缺少了秦叔宝的影子。故而,他才排名靠后。
有人认为秦叔宝之所以排名倒数第一,是以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不是李世民的铁杆,其实秦叔宝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一直没有很明确的记载。另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也不过是十一人,其余十三人并未参加玄武门之变,秦叔宝还是排名倒数第一,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全都是按战功评的。评的标准:
1. 当时的品级,爵位。
2. 是否还在世(房玄龄已去世)。
3. 建国时的战功。
4. 建国后的贡献。
5. 李世民做皇帝后的贡献(重要)(如魏征)。
6. 更重要的是在玄武门事变时的表现。
秦琼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他的公爵也只是一代,不能世袭。
李绩(既徐茂功)也只是位列二十三位,因为在玄武门之变时讲了“请辞”二字,既这是您的家事,我不参与。但他的功绩远在秦琼之上。也只是名列倒数第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四功臣的排位,并不是单纯看你的个人才能,更多的是看你对大唐朝廷做出的贡献。秦叔宝死于贞观十二年,这个时候大唐的盛世刚刚开启,在随后的文治武功之中便缺少了秦叔宝的影子。故而,他才排名靠后。
有人认为秦叔宝之所以排名倒数第一,是以为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不是李世民的铁杆,其实秦叔宝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一直没有很明确的记载。另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也不过是十一人,其余十三人并未参加玄武门之变,秦叔宝还是排名倒数第一,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就是拒绝参加玄武门之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琼秦叔宝早年是隋军将领,与罗士信都在张须陀麾下作战。616年讨伐瓦岗军时张须陀战死,秦叔宝也就转归隋军名将裴仁基。617年裴仁基被李密成功招抚,秦叔宝随裴仁基归降后李密。618年瓦岗军被王世充偷袭击败而瓦解,秦叔宝被俘后暂时投奔了王世充。619年秦叔宝与程咬金(程知节)阵前投奔李渊,随后跟随李世民参加应战尉迟恭、攻打王世充、击败窦建德、刘黑闼等战役,成为李世民麾下头号先锋猛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尉迟恭立下头功从而超过秦叔宝,秦叔宝保持中立而逐渐失去信任。秦叔宝此后没有参加大规模军事行动,甚至不如李绩、程知节等人四出征战,也就地位不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琼,字叔宝,为大唐创立立下赫赫战功,可谓家喻户晓,排名最后的原因主要是:
一、秦琼一生征战,负伤较多,一身伤病的他,早早就退下了,他那时的官职相当于正三品官员,而纵观其它功臣的官职都是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属秦琼官职最低,若按官职排,确实是最后。
二、玄武门事变,帝王之争,血流成河,作为李世民的得力干将,参与度不够。有消极避战的嫌疑,这上面有可能拉低了秦琼的印象分。
上一篇:“三伏”中哪个伏天最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