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总是看过一遍就忘记了,读书还慢,有什么好方法改善一下吗?
自己的,知识,这本书书总是看过一遍就忘记了,读书还慢,有什么好方法改善一下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我们就应该行动。朋友们,我们行动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看更多的书,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行动起来吧,朋友们。
谢谢观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读好书需要细嚼慢咽而不是囫囵吞枣的。经典的名著是要反复看,反复地研读才能内化的。现在有很多书就像快餐,只能解决口腹之欲,不但没有营养,可能还会出现危害健康。不看也罢!
好书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所以读好书贵在精不在快。曾经看过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读书不是要你记住一整本书,只要记住书里的一句话或一段精彩描述,那这书就没有白读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每本书都是读完了只记住一个大概,一个人物一个细节或一段描述,更深层次的是从书里获得什么感悟,这就足够证明自己已经看过这本书。
比如余华的《活着》,看一遍的时候,我们从感官上能记住富贵这个人,还有陪他终老的那一头牛。
但是,当我们细细再读一遍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多的信息进入脑海,富贵的童年、青年时期,放荡不羁的前半生和落魄孤独的后半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至亲至爱的家人一个个地离世,而让人们感受到光辉的是富贵的那种顽强和乐观生活态度。
这样经典的书,就像好东西要慢慢炖、慢慢熬、仔细读,才会越读越有味道,才能从书里读到很多精华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读书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命题,不用过分的纠结,只要读书范围能够在一分钟100—300字内都属正常。
2.读书快慢和思考与否并没有必然性的联系。
4.如果读书速度过慢 ,可以给自己限制一个时间去练速度,反复练习,慢慢的就会提高。
3.读书最重要的是体验感,只要读书情绪是良好的,那么势必是有收获的。
所以不用纠结速度,容易忘的话,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把书的内容主线划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可以帮助回顾书本内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你看的是杂书,我觉得不用改,挺好了,忘了就兴趣来的时候再看一遍就好了。
如果是学科类的书籍,理解记忆永远比死记硬背来的快和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首先,读书的时候要懂得运用“快速阅读法”。
通常情况下,人们读完一本书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根据遗忘规律(后面会讲到),读完一本书之后基本也就意味着忘得七七八八了,所以建议运用快速阅读,尽量缩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降低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概率。当然,快速阅读除了读得快之外,其目的还在于:透过快速阅读,快速建立书本的知识地图,快速找到书籍中的要点、以及对自己重要的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精读,提高阅读的效率。
我现在读书,大多也都是用快速阅读法,简单一些的书籍一分钟两三千字,难一些的书籍一分钟一千多字,总的来说效率提高了很多倍,平时要花好多天的空余时间才能读完一本书,现在用一两天的空余时间就足够读完一本书。
快速阅读的掌握,一方面是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的,比如阅读技巧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你熟悉的内容读起来更快);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软件来训练提高,比如“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都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
2、读完书、或学习之后,建议用“自我提问”的方式,逼自己去思考,强化理解和记忆。
自我提问是促进理解和增强记忆的有效方式。比如这样问自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书中有哪些知识是我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什么?这个理论或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提出问题之后,不是让问题摆在那里,而要根据书本和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问题、然后“用自己的话”解答问题。
平时的学习中,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检测”自己是理解和记住了知识。比如听完课之后,就可以列几个问题问问自己:这堂课主要讲了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针对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要自己去翻书、看笔记、或者问老师同学,把它弄懂。
当然了,要想长久得记住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认识一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周期”,学会“间隔重复和检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一篇:面对45度的高温,持续两个礼拜停电,这个夏天你会怎么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