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陈情令》中,血洗不夜天时,师姐为什么要跑出来送死?
师姐,跑出,他的《陈情令》中,血洗不夜天时,师姐为什么要跑出来送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师姐自己去送死?那是因为师姐是世界上最通透的人,也是最了解她的羡羡是个怎样的人,她知道金子轩一死,羡羡会面临怎样的困境,她知道金子轩一死羡羡会有怎样的愧疚,她知道所有的一切并不是羡羡的错,她知道她的羡羡不管是拿剑还是拿笛子,一直都没变过一直是那个正直,善良,爱她的羡羡,所以看到羡羡偷偷的跑来看她,被发现就跑的羡羡,她追出来就是想告诉他,师姐不怪他,他们三人是世界上最亲的人。她知道金家不会善罢甘休,她担心自己的弟弟,害怕羡羡有什么危险,她的羡羡受委屈了,她要安慰她,陪着他,就像以前在莲花坞的时候,她的羡羡受委屈都是师姐陪着的。羡羡遇到过很多人,有朋友,有兄弟有知己,但是到最后,从始至终真真正正相信魏无羡的只有他的师姐。那个从小到大把羡羡宠到大的人。但是师姐死了,羡羡最后的梦碎了,心也就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师姐为什么要跑出来送死?她只是想再见弟弟一面啊,想和魏无羡说一句“师姐不曾怪过你”,只可惜她不知道的是,最后自己用生命守护下来的阿羡,还是没能安全回家,莲花坞从此只剩下江澄……
自从《陈情令》开播至今,剧中莲花坞被屠,云深不知处被烧,云梦双杰分道扬镳,蓝忘机喜当爹,师姐穿喜服去见魏无羡等名场面也陆续上线,让不少观众和原著粉都看得嗷嗷直叫。但随着剧情深入发展,终究还是迎来了“血洗不夜天”这一虐心场面。
在这两集剧情中,温宁误杀金子轩,乱葬岗十余名温家修士被杀,温情温宁被挫骨扬灰,师姐也为救魏无羡挡刀而死。这么悲伤的画面《陈情令》都拍出来了,让许多观众都看得揪心。但也有网友看到师姐冲进人群中找魏无羡,以至于最后挡剑惨死后。纷纷在弹幕中吐槽,师姐刻意送死太明显。但其实师姐挡剑惨死这一段,除了是剧情推动需要外,剧中在之前也早已埋好伏笔。
当时温情带着温宁去兰陵金氏领罪后,魏无羡昏迷时梦到了师姐。师姐一直在喊他的名字,还说自己没有怪他,明明能够听见声音,可他就是找不到师姐在哪里。或许这是心有灵犀,在师姐出事以前,魏无羡就提前有种不好的预感。而师姐在梦中对魏无羡说不怪他,也和最后临死前没能对魏无羡说出口的那句话相呼应。
或许有很多观众不理解,为什么师姐明知道自己没武力,却偏要从安全的灵堂内跑出来送死。但如果站在师姐的角度想一下,这些事情就完全能够理解了。因为魏无羡来不夜天之前,是先偷偷去金麟台看了师姐一面。可师姐都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他,还有话没跟他说,魏无羡就跑了,而师姐也是追着他来到不夜天的,她知道金子轩死后,魏无羡会面临怎样的绝境,也知道几大家族联合起来,只为对付魏无羡一人。那可是她心爱的弟弟啊,是莲花坞被屠,江枫眠虞夫人惨死后,世上仅剩的家人。如今看到魏无羡出事,她又怎么可能好好坐在灵堂里。
江澄看到师姐有危险,第一反应不是冲过去,而是叫魏无羡让它滚。而魏无羡听到这话后,竟然真的就只是大吼让它滚开,全然忘记自己还有陈情在手。以及最后江澄那句“还好,只是划了一剑”,难怪观众会吐槽,师姐在故意送人头,毕竟这段拍得确实尴尬,很多细节都没有衔接到位。
但或许就是因为《陈情令》前期还原程度太高,所以观众对“血洗不夜天”这段抱有太高期待吧,以至于现在拍成这样令人大失所望,但总体来说,师姐下线这一段,还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跟一个当妈的说:你儿子在被一群人往死里揍,你看她跑出来不跑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概师姐也知道,当时要是不出来,他的羡羡就真的会万劫不复,有些话也没有机会再告诉羡羡了。
师姐出来是想要对羡羡说,别自责,没有人怪你的,可惜没能说完,羡羡再也听不到了。
之前被所有人误解的时候,魏无羡只是失落伤心,并未绝望,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师姐跟江澄会一直站在他这边。但当金子轩因为自己被误杀后,这仅有的一点支撑也没有了。魏无羡觉得这是没有办法被原谅的,他当时在不夜天对蓝湛说,你觉得我还有别的路可选吗。
师姐也了解这一点,出来就是要告诉羡羡,师姐会一直相信他,还有路可以走的。哪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真是全世界最好的师姐。而且当时其实师姐没有选择,推开魏无羡后她也没办法躲开,因为身前是弟弟,身后也是弟弟。
师姐穿着嫁衣去到夷陵,只是为了让羡羡看一眼她出嫁的样子,在师姐心里,魏无羡早就跟江澄一样重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考核期能不能取消兴趣认证?取消后对头条号有没有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