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明朝最黑暗?
明朝,皇帝,王朝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明朝最黑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辽饷,剿饷,练饷,最后变成给大明王朝的棺材上敲上了封板的三颗钉子。
腐败可以简单地归结为这样的过程:中央政府被剥削了实际的财富与权力,它们流入了控制政府的统治阶级个人手中。这些人无法无天,他们作为一个阶级,负有保护国家利益的责任,但作为个人,他们是腐败的惟一受益人。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这是错误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试图保护国家利益,但这种努力总是以向社会底层阶级加税,来弥补财政效率的下滑而告终。
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们巧立名目增收,纲银、办银、兵役、饷费等摊派逐渐失控。虽然名义上的税率低,但百姓的负担却越来越重。
官僚系统逐渐异化到无官不贪的地步,谁不融入这种利益链条,谁就无法立足官场。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明朝官僚,在经历这种思想斗争时,
大多都选择屈服。徐阶、戚继光、胡宗宪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既是能臣猛将,其实也都是超级贪官。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
症结。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纟廷),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虽然许多学者批评明朝税收过重,但是他们主要是从道德层面进行批评。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揭露征收者的贪婪和民众的艰辛,而不是去探寻税收制度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他们的描述给人们造成这样的印象,那就是主要的问题都是税收过重造成的,而实际上这些困难的产生更可能是税收过低造成的。
如果军需税收总收总发,国内的交通通讯必然相应而有较大的进步,次之则银行业、保险业就会应客观的需要而产生,商业组织和法律也会有所发展。各地区既互通有无,以后就可以分工合作,各按其本地的特殊情况而发展其生产技术。
中国历史, 实际上主要是帝王将相,文人精英的历史,研究经济活动的不多.二十四史里面只有十二部\u003c货食(列传)志\u003e.
中国历史,记载农民欠缴地租官家打屁股以后情况几乎没有,而从社会的经济基础入手开始研究历史
得到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最终造成全社会溃败这个振聋发聩结论的历史学家,唯黄仁宇一人而已.
官僚系统逐渐异化到无官不贪的地步,谁不融入这种利益链条,谁就无法立足官场。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明朝官僚,在经历这种“既需要仁义道德,又要在艰难的财政条件下生存”的思想斗争时,大多都选择屈服。徐阶、戚继光、胡宗宪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既是能臣猛将,其实也都是超级贪官。民间有言,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实际上一肚子贪污腐败.这种双重人格流传源远流长.
黄仁宇熟悉西方宪政及历史,因此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缺乏数目化管理,并将中国社会的结构比喻为“潜水艇面包式”(submarinesandwich)的社会结构:“上面一块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则是儒家的道德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因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古老国家,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面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违法的行为做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即使有成文的规则,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远大于实际功效)。而这种社会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在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皇帝罢工数十年;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值得我们深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史清修。为表明自己入主中原的合法合理我就不一一论证了。
明帝国最乌龙多是特务组织猖獗,也仅限于对付朝臣,帝室终归是汉族。
满清嘉定三屠杨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带发效忠。人为把百姓分为在旗与非在族,满蒙娘舅之谊高高在上是为特种人,汉人成了二等公民。谁黑暗?!
直接把中华从封建时代倒入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包衣奴才、满员对皇帝自称奴才。孰黑孰白一目了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历来的规矩就是你越是压抑什么,对自由言论的表达往往以更加隐秘的方式出现,这就是中国明清小说好看的根本原因,里面含有大量的人文批判、现实隐喻,对的,明朝确实是有骨气,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他末期是不行的,八旗军只有十几万,明朝人口有一个亿,这1亿人里但凡有100万人反抗清八旗军都是应付不过来的 ,江阴81日的起因是清朝的剃发令,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没有剃发令那可能就降了,自毁长城的蓟镇事变,卢象升为明朝战死结局80天不准下葬跟路边野狗一样,崇祯的的岳父贪心到连皇后的捐款都能贪污,土地兼并严重,穷的穷富的富,社会矛盾日益增加,最终导致农民起义,但凡要是能吃上一顿饱饭,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铤而走险去造反,因为老百姓实在没活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