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中生还需要一直提醒学习怎么办?
孩子,家长,自觉性初中生还需要一直提醒学习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初中生还需要一直提醒学习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哎,我说你就庆幸吧,相对来说你遇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孩子,一直提醒怎么了?不就是大人辛苦一下,提醒一下,他还能知道学习。你可以问一下,有多少家庭面临着成人不断提醒,孩子能去学习的呢?不是各种状况出现,鸡飞狗跳呢?
能够自觉学习都然是好事情,不需要大人操心,大人也轻松,看看电视,散散步,逛逛街。可是我们没有这样的福气啊,我们得比别人多用几倍的功夫,但如果像你孩子这样一直提醒,还能一直学习,我觉得还是值的。因为孩子终将有一天会懂事的,长大的,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负责,不需要其它人来提醒或者要求。
所以我也想象,你的孩子会在你们的关注下逐渐走向成熟和懂道理,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同时大人也逐渐从孩子的学习中抽身,也不要抽得太快,多为孩子做榜样,比如孩子作业或者学习的时候,你们是否也可以拿本书阅读啊?装也可以吧?少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要改变孩子先从我们大人做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来说,学生上了初中,如果还需要一直提醒学习,这说明,这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要想去改变这种状况,可得有些耐心,可得花些工夫,可得用些手段。要知道,他这些不好的习惯,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而你要想改变他,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多多地去鼓励他、关注他、引导他去意识到应该要改变。
首先得强调做事得有计划性的安排。即严格要求他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而且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做好这些事情。通过这种要求,让他形成比较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在有效的时间内做完做好该做的事情。
二是得让他对学习主动产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会自觉地主动去学习,才会不需要人来催促。如何让他有兴趣呢?可以给他树立和规划学习目标,可以给他讲学习成功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可以关注他的学习状况,及时点评,及时肯定。
三是得让他长点记性。养成这么一个习惯,大多是家长在其小时候,认为他还小,对他的管教失于严格,即便是犯了错,也是敲着重锤,又轻砸在身上。久而久之,于他而言,无所谓对错了,犯不犯反正也就那么回事,等到真长大了,失于严格的弊端才会显现了出来。
四是得对他有信心。一般来讲,习惯要改变,伴随而来的阵痛会很明显,如果情况稍严重些,那痛苦的过程会随之延长,而且,反复的可能性比较大。家长要充分意识到这点,不可失去信心,不可失了耐性,因为责骂多了,容易让这个阶段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到时,救人不成反害人了。
希望这对你有用。如果意犹未尽,可关注本人的其他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中生由于其独立性和依赖性共存,在学习上有显被动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直需要提醒去学习,那就不太正常了。你看:大凡学习成绩优良者,大多是服从师长安排者自觉主动者积极上进者,尽管对师长有一定依赖,但在要求之下去完成学习任务还是有较强的独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需要一直提醒学习的孩子,成绩上估计也只能在中等或以下。不过,这种情形而今还不是个案,必须引起每一个相关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导致需要一直提醒才会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情况发生的孩子,原因可能多种,但大致的表现可分为两类:一、不愿学习者,他们玩劲十足,堕性有加,不感学习兴趣,怕苦怕累,成绩极差。这类孩子,在校外课外玩性大发,玩劲十足,玩得开心,兴趣也浓。然而,一进学校的教室和课堂,谈玩笑风生,回玩味无穷。他们对学习之事似乎早已遗忘,可能上课多时还迟迟无书,听讲、笔记、作业似抛之脑后。可能他们心中无学习眼中无老师,课堂小动作不断,学习的模样也懒得做一个。大的违纪不犯,学习之事不为。对这类孩子你无论提醒多少次可能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的心思在玩耍不在学习,因为他们怕苦累不愿学习,因为他们的学习早就鸭儿下山滩了一一难以挽回。但我们仍要心存希望,不言放弃,对他们的学习坚持提醒提醒还提醒,教育教育再教育,除此,可能没有其他办法。
二、愿意学习,但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单一,学习目标缺乏,学习有马虎应付之嫌。这类学生较前面一类好很多,毕竟其习惯可以改变,目标可以树立,马虎应付还可以教育与督促。对这类孩子只要坚持做好或示意或要求或批评或教育或惩戒或激励,就会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往往保持不久,很多时候也有一定进展和实质性效果。除了可能有极个别智障孩子外,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他们尽管需要提醒提醒再提醒,但总会让我们内心一次次充满希望。
针对这两大类被提醒者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坚持提醒的前提一下,尝试着下列一些做法,看看能否有意外惊喜和收获。
一、让孩子在学和玩中感受不同的乐趣,既乐玩也乐学。
其实,学和玩都有很多乐趣,但孩子总喜欢玩,不喜欢学。我想可能是玩比学的形式和内容更自由灵活,随意性也大些,易于孩子接受。而学比玩既严肃些又严格些,玩性大的孩子觉得难以适从也在情理之中。确实学习有特定的任务和特定的时间还有特定的目标要求,教师、学生、家长都在围绕这些进行着,个中酸楚大家知晓。我想如果把学玩相结合,尽最大努力在学习中如何融入玩的内容,变换玩的形式上下功夫,让孩子在受学习之累之苦后又能尝尝玩之乐趣,孩子们很可能会乐学而为之。比如,孩子作业有苦感累感时起来唱支歌,说个笑话,做个游戏等来取个乐,定会让孩子产生玩的愉悦。其实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不时融入玩耍内容让学生有乐的享受,定有意外收获。另一方面,也要在玩中融入学的内容,比如用语文知识、数学知识都可以开展游乐性活动,如果活动形式自由灵活多样,孩子学和玩肯定会双丰收。不过,今天的孩子们确实拥有学玩结合的活动太少了。学科教学、班务活动、学校活动等校内有游玩性的活动太少或不多,校外活动更是缺乏,主要原因就是重分数、重安全、少担意外之责。这完全是大人们“自私”造成的,有时站在孩子们角度想,也很同情孩子。
上一篇:白色衣服染色,怎么办?浸泡的时候跟别的红衣服串色了,手掌大一片染上了红色!急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