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总是贬低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怎样才能改变?
孩子,父母,自己的父母总是贬低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怎样才能改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成功和骄傲认知有偏差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骄傲了就会退步,家长都不会甘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的,正是因为先前有了孩子骄傲就会退步的认知偏差,所以在面对孩子取得好的成绩的时候,父母都会以贬低的口气说:没什么了不起,不用骄傲。进而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也体会不到成功快乐的滋味,还会觉得怎么做父母都是不满意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反应让孩子不舒服,容易挫伤孩子进取的积极性。心理学人士指出:孩子在取得成功的时候,能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周围人的肯定,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父母需要调整好对成功与骄傲认知的角度,褒“贬”要得当。
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标准
孩子放学回到家,告诉父母数学考了八十九分。父母张口问的,一定是孩子班里第一名的成绩是多少分,之后会说:你怎么回事,“把5写成6......、还算错了得数,这么粗心......、对门王叔叔家的小宝这次就考了一百分,比你聪明多了”。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自己家孩子的榜样,直接暴露出来了父母攀比心理,在攀比心理的作怪下,父母对孩子的贬低特别有力。
攀比心理有积极和消极意义两个方面,家长应用好了攀比心理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长正确理解攀比心理的积极向上的意义。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无论孩子是成功还是经历失败,身为父母都不可以去贬低孩子,那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成为自卑感很强的人,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的父母,就不会总是去贬低孩子,不是孩子没有优点,而是父母缺乏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以上分享的是我个人的观点,感谢您的提问。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及以上机构联合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头条心理内容创作志愿者李妍琼老师简介:李妍琼,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新阳光研究所签约心理咨询师、讲师、初级心理顾问、初级意象沙游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已经推出“心郎心娘伴成长”微信群公益课,每周一次,适合心理爱好者和从业者,欢迎加入,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并加心郎心娘小助手微信,进群参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件事情,在我家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我做得多好,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表扬,还惹来很多批评。我还没上学的时候,父母老是跟我说表哥成绩有多好,考了99分啥的。等我一上一年级,我连续5次考了100分,父母不曾夸我一句。倒是第六次考了99分,一直数落我。
在家里,我是家务活做得最多的,父母没有夸我,反而偶尔有一次偷懒,就要被说。
每次人家来我家里,看到满墙的奖状,夸我的时候,父母总是转移话题,说人家的女儿多好看,我家的女儿很黑。人家的女儿已经在上班挣钱了,我家的还在读书花钱。然后,从小被说黑这点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阴影。搞得我一直以为自己很难看,也不怎么照镜子,不怎么爱与人对视。好在很多人对我还不错,让我不至于自闭。
不过,父母这种不断贬低自己孩子的行为,是真的会让孩子自卑。当我上大学以后,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不敢去竞争,因为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结束了才知道,原来我的实力是比别人强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孩子因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而产生很多心理阴影阻碍了更好的发展,但我想,肯定不在少数。这也许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内敛而含蓄的,听到别人夸自己会不好意思,而西方人会直接说谢谢,兴然接受。
当我看到中国老师来了的纪录片是,很心痛。美国孩子的59分可以得到夸奖,中国孩子的99分却得到批评。而当今时代,我看到很多年轻的父母已经改变了思维,开始夸奖孩子。所以,也许你的父母也需要多去开开眼界,才能有所改变吧。建议把这部纪录片拿给你的父母看,让他们能够有所改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孩子的教育,永远要记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大多数家长总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延伸,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自己没去过的地方“传承”给孩子,希望孩子去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
带有这种心理,我们就会苛责孩子,总是认为他这里没做到,那里没做好,实际上我们的要求是以自己成年人的要求在判断孩子,而实际上孩子所做的只不过是他那个年龄段应该做的而已。
同时,我们现在特别推崇“正面管教”,这就说明,过去,我们太不喜欢把夸奖与赞扬挂在嘴边了,总认为不能多夸奖孩子,夸多了孩子就骄傲了,飘飘然了,尾巴翘到天上了,总是认为要经常打击,把挫折教育贯穿日常才能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利。
贬低、讽刺、刺激——这种非“正面管教”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种子!当你把那些 你认为的 孩子的优秀同龄者当做榜样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榜样?问题究竟出在谁的身上?你用对方法了吗?
想要培养一个“榜样型孩子”,就要让孩子在日常中树立信心。
第一,要换一种沟通方式。请那些把贬低,讽刺的话删除掉,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具体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孩子才能够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欣然接受意见而不是与你抗衡。
第二,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期待孩子会变成完美的天使,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又怎么能奢求小小的孩子去做到呢?
放下否定,放下攀比,只用孩子的今天比对他的昨天,用发现的眼光去赞美孩子的美好,相信孩子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
上一篇:全国二卷理科,高二期末考422,很崩溃很崩溃,怎么调整心态坚持下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