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总是贬低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怎样才能改变?
孩子,父母,自己的父母总是贬低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怎样才能改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贬低孩子的行为往往是上一辈就是这么对他的,自小时候的潜意识就会认为,指责贬低小孩其实是为他好,让他更优秀等等。这种做法代代相传,已经是天朝的一种风气,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年人的机体已是走下坡路了,保持减熵行为与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贬低孩子只是缺乏进取与自律家长的一种正常“怪象”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表面上看啊,父母这么做都是说为孩子好,都是说害怕孩子骄傲。但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讲,这都属于一种语言暴力。
大家细想,如果用暴力的手段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歧,那这种手段就是战争啊。一旦爆发战争,不管战败地方还是战胜的一方,双方的损失都必将重大。
仔细追究他内在的心理原因,其实都是控制欲在做作祟。
其实很少有家长有意识的这么做,这些行为呢,其实都是潜意识在起作用。但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家长们能够意识到,这这种行为属于家庭PUA。这种行为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就比如一个国家要战胜另外一个国家,先摧毁他的军事目标和经济命脉。这样的话,这个国家呢他就不能反抗了呀,这样的就能达到掠夺的目的了。但是真正要做到征服,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文化和思想的入侵。文化和思想才是一个民族自信心的来源。五千年来我们国家无数次被外族入侵,之所以屹立不倒,不就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文化底蕴,保持了名族自信心么?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家长和孩子,语言暴力呢就是说孩子,你想的不对啊,你没文化之类的语言。这样做的后果呢,就是让孩子没有思想,没有自信,只能任人摆布。相信没有家长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吧。
应该怎么做呢?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跟孩子建立沟通渠道,向国家跟国家一样,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分歧。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既然沟通,那么平等是首要的。
作为孩子,多主动的跟家长沟通,如果遇到家长语言暴力,可以主动提出来问问家长,你是想打击我的自信心,让我将来容易被人控制吗?大部分的家长啊,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些,如果有人提出来,他们会翻然醒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就是一种糟糕情绪无法宣泄,嘴巴不经过大脑的发泄,觉得说狠话,不好的话语就能打击到对方,也是一种报复情绪,可是往往事情并没有得到解决。贬低的话起不到任何效果,只能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使孩子自暴自弃并产生自卑感。本来孩子能做好的事情,却故意不去做甚至去破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事畏手畏脚,胆小怕事,自卑感特别强烈。
1、不要直接攻击孩子本身
攻击孩子本身,就是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容易让孩子破罐子破摔,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认为我没礼貌,我就没礼貌一个给你看看”,“你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就不给你往好了学”,“你觉得我最里面没一句实话是吧,那我就能骗多少骗多少吧”……
2、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并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温和的指导
这时候,我们需要蹲下来和孩子面对面,然后听下孩子怎么说,换一种表达方式,和孩子共情,我们明白他因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换个方法那样是不是会更好呢?
这种表述就是告诉了孩子,我们对孩子本身是没有敌意和否定态度的,只是对他的行为提出了否定,并且告诉了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事情就容易就事论事的解决。
上一篇:全国二卷理科,高二期末考422,很崩溃很崩溃,怎么调整心态坚持下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